
《困電梯》記
「國家這幾年高速發展,人民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當時擔任首相秘書、協調那次到不丹是做地震及火災研究工作的參疏先生在車上解釋。而那一刻,我們的車在國家主幹公路被一羣大搖大擺過路的氂牛擋着。那時這個位於喜瑪拉亞山上的小國還是處於對外開放的起步階段。城鎮還是以木搭建房屋,全國只有少於百分之二十五的地方有電力供應。當時在首都高於五層樓的大廈寥寥可數, 而我們四人被安排的賓館有六層樓高。
「我找人把行李送到五樓的客房吧。」辦好入住手續後,參疏先生看到那六件行李建議著。「不用罷!告示板說電梯可以容納七個人!」大家沒有理會建議,嘻嘻哈哈地走進電梯。參疏先生也只好跟了進來。
電梯上了兩層後突然停下來。只見參疏先生隨即一邊打電話一邊尷尬地解釋:「全國共有六部電梯。若果機件故障,我們因缺乏技術人員,需要到印度找支援。」他再加一句:「但不怕,我上一次用直升機送了工程人員過來,只等了七個小時。」
最後,幸好參疏先生找到一名剛巧從印度到不丹另一個小城工作的工程師,而整個「拯救過程」只用了三小時,據說那更是當年「困電梯最快被救出」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