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正確的諷刺
最近在網上做了一個英文訪問,主要講的是我如何融入香港本地文化。
聽起來很奇怪—融甚麼入?我是香港人,講廣東話,需要融入嗎?該網站是一位背景和我類似的華人創辦的—英國寄宿學校教育、劍橋畢業,當過大律師。他的角度十分尖銳:想必我在香港社會裏面的遭遇,和我的教育成長背景有關。
訪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想在這裏探討的—林作在香港被視為一個有爭議性的人物。但在他看來,又或者在英國角度看來,我的大部份言論,都不能在他們的大眾裏面算得上甚麼。
事實是,當年我在英國的時候,根本不能算是一個言論出位的人,而我的朋友都知道,認識我的第一天到如今,我都沒有怎麼變過。

近年全球都變得愈來愈講究政治正確。特朗普和約翰遜的出現,是最大的諷刺,因為兩人正是政治不正確的最大代表。
近年確實在文化上,全球都變得愈來愈講究政治正確。這是個左膠橫行的結果。特朗普和約翰遜的出現,是最大的諷刺,因為兩人正是政治不正確的最大代表。同樣的,我從來不相信政治正確有甚麼對於社會的貢獻。而香港對比西方社會,在我看來,是個最依賴政治正確來掩蓋十分多假惺惺的作態的地方。
所以各位,我不單不覺得自己有甚麼問題,甚至覺得自己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哪怕只是可以啟發到一小班人,我也認為自己對於社會有足夠的貢獻。
另外,我還想不厭其煩地講多一次的,就是我對於幽默感的問題—香港人必須懂得幽默諷刺的藝術。
我未必算得上甚麼幽默大師,我所走的幽默感,也是比較黑暗系的dark humour。不懂得欣賞不重要(其實大有觀眾),但明白我不是being literal,也就是真的是完全認真的,這很重要。
因為這是港豬和有健全在批判性思維的人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