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雲觀大地 2020 年 10 月 16 日

鄺美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理工大學院士,香港理工大學基金永遠榮譽主席,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珠海市榮譽市民。致力以教育培養人才,在內地十省援建五十七所鄺美雲希望學校。自八五年起出版超過四十多張暢銷國粵語專輯,二千年創立鄺美雲珠寶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

橋通路通發展道

俗語說:「要想富,先修路」。過去一段時間,內地農村城鎮化發展迅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修建高速路打通交通要道,各種交往合作的機會自然就多了;不少貧困地區隨着道路交通網絡的完善,農產品賣出去了、往返城裏的時間縮短了,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大大改善,脫貧成效顯著。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一小時生活圈」,道路暢通至關重要。據統計,廣東在「十三五」期間,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由二○一七年的八千公里,到二○一八年突破九千公里,二○一九年底達九千四百九十五公里,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今年更可望突破一萬公里。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已建成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四條跨江通道,核心區密度高於紐約、東京都市圈。
除了數量上取得突破,質量上也有顯著提升。近日,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通過了驗收測試,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更成為全球首個5G試點口岸,率先開通5G基站。大橋上設有二十四個5G基站,為開展觀光遊覽、高清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還攜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字化大橋」。
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同時也顯示出中國在基礎建設、城市規劃、通訊科技能力方面的強大實力。港珠澳大橋作為一個非常特殊的應用場景,正正彰顯了國家通信產業的高技術標準和能力,也為全球其他特殊應用場景的無線覆蓋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香港的交通道路網絡,也是世界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但交通網絡的規劃不能只看到城市內部,必須要有前瞻性、要有大局意識。如何更好地連接大灣區內的交通網絡、更便利各地人員往來、更大地發揮現有設施的效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港珠澳大橋考察期間留影,希望這座連通粵港澳的世紀工程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