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擇偶條件
現在的工作使我見人見得很多。我討厭無聊的對話,但因為我的所謂「名氣」,很快可以以我的風格,進入比較有深度的對話。而十有八九,都是關於和另外一半的問題。
我自己在大學輔修的是哲學。自己平時最喜歡研究的問題,是人生哲學。基本上,我認為和我中學師兄、普世哲學家 Alain de Botton 講的一樣,人類總是懂得很多人生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忘記。而擇偶的條件,是我在進入這種對話的時候,肯定先會發問的問題。
然後我發現,沒幾個懂得回答。
年輕人不懂,我明白—還在血氣方剛的時期,根本不是在找甚麼長期伴侶,但年紀大一點的人也不見得懂。

我們要找的伴侶,是一個在你眼中覺得是一個好的人;此外你必須找一個帶出你的最好,讓你想成為更好的人的伴侶。
其實,甚麼樣的伴侶,才是我們應該尋求的呢?我的好友介紹過一本叫做《The Meaning of Marriage》的書,講得很好。我們要找的,是一個在你眼中覺得是一個好的人,而你認為你願意和他或她一齊,令對方變得更好的人。反過來,她或他也是這麼看你。
當然,外形上你們兩個必須先接受對方。如果你連外形都嫌棄,那麼就沒辦法了。舉例,我不OK太矮的女士。而我真的很重視女士的外形。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用眼睛感受這個世界。
但最後,說到底,你必須找一個帶出你的最好,讓你想成為更好的人的伴侶。我不是拍過很多次拖,但每次分手,除了最基本的價值觀不同外,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兩個:
1.我真的看透了對方,認為對方不是好人。我不是指對方很罪大惡極,但我知道我不欣賞對方的為人。這是很根本的。
2.對方帶出我的負面能量,不能讓我在她的身邊感到正面向上。這真的是兩個人相處的化學反應問題。但有些伴侶相處久了,就是發現自己在為人上、事業上不進則退的感覺。這是很大的問題,但不好的伴侶就是會讓你不思進取。
但願將來大家在分享自己感情問題的時候,可以想想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