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泡茶是辣子的對頭人
正午十二時,氣溫三十二度,老朋友帶路來到香港仔,兩支公撐檯腳只擬天南地北說說疫情、辯論一下時政大小事,卻領進一條橫巷內。莫非真是尋常巷陌有好味處,居然可以引人鑽進去搵食?
避過樓上的冷氣機滴水,眼前是霓光管的招牌「十三少」,推門進去發覺與預期的小店大相逕庭,面積寬敞,裝潢格局摩登,任誰第一次來都會有別有洞天的感覺。更意外是,吃辣的!
大熱天時,烈日方中,連叫兩碟勁度十足的辣子雞軟骨、辣子肥腸!注意喔,這兩款並非前菜,而是主菜,碟頭不細,前菜是辣的川式口水雞。辣子雞間中有吃,但全是雞軟骨的倒是第一次,而另一大碟所謂肥腸,原來是豬大腸,辣子炮製也是新體驗,使人忘形的吃到停不了口,而且不斷思考還有甚麼食材以辣子處置而有不一樣的風味,結論是豬雜!

眼前的東西差不多掃清光之後,身體才開始發作,五臟六腑漸漸從內到外熱起來。雖然這天不用開咪,但放肆過後要紓緩後遺症。店子善解人意,有不算便宜自家的樽裝冷泡茶,火熱心之際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幾乎灌下一整樽。嘿,冷冰冰而清淡的茶,如一冽甘泉,既紓緩辣感,也迅速使㷫合合的腸胃降溫。
凍茶的威力早就知道,小時候家中是飲茶的,但並非愛茗茶的人用精緻昂貴的茶具和紫砂壺沖泡的,而是用廉價大白瓷茶壺沖一大壺。家中沒有雪櫃,夏天把茶攤涼,冬天則放在有布墊的藤籃內。當年放涼了的茶根本不凍,但好過從暖水壺中倒出來,凡吃辣後飲一杯「涼茶」,不知幾疏肝。後來有雪櫃便雪凍才飲,直情透心涼。
凍茶不同汽水,自家做幾乎沒多少成本,但早年遊日本時發現一支普通凍茶,貴過一罐可口可樂,買時真不甘心!但飲凍茶有說不出舒服的感覺,不是汽水能替代。當然,琢磨茗茶的細藝後,做的陳年普洱凍茶一點也不便宜,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這天吃到滿口辣,灌一樽冷泡茶,雖然茶味非常淡,但對沖辣感游刃有餘。辣,不一定要奶或糖水才能對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