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匯賢的一些往事
匯賢產業信託(87001.HK)上周公布中期業績,期內收入按年跌24.7%,每股派息大減83%至0.0212元,股價也跌到近年低位。由於匯賢物業全在國內,收入暴跌是預料中事,期望下半年疫情不再爆發,派息可以回復正常。
對我來說,匯賢有一份特別的淵源:因為在十年前的時候,我曾經參與匯賢的IPO工作。
我在2010年底加入中信證券國際,第一個接觸的工作就是匯賢IPO。對於中信證券來說,這絕對是大Deal中的大Deal,除了公開發售超過100億元的股票外,更是全港首隻人民幣計價房地產信託基金,中信証券國際亦持有匯賢房託管理40%股權(長實及旗下ARA資產管理則各持股30%),所以這單Deal絕對唔衰得,否則後果非常嚴重。
我接觸匯賢IPO的時候,其實99%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但證監會仍未肯開綠燈,主要原因並非我們做得不好,而是證監會認為券商沒有準備好。我深刻地記得開會的時候,當時證監會Director of External Relations一連串的發問:「券商們的系統是否Ready,可以處理人民幣股票嗎?內部員工知道流程嗎?散戶及投資者知道如何買賣嗎?如果市場沒有準備好,證監會如何通過審批?」

我加入中信證券國際第一個接的IPO就是匯賢產業信託,印象十分深刻。
當時我的心在想:「券商的電腦系統是否Ready,應該是港交所負責,點解要問我?證監會External Relations下面好似有一個投資者教育部,不是負責教育的工作嗎?關我乜事?」不過以我在市場多年打滾的經驗,絕對不會將這些話說出口,否則一百年都不會通過審批。我繼續微笑及點頭表示贊同,而她就繼續說:「林一鳴應該在這方面有經驗,不如由中信證券負責教導市場,等券商及投資者Ready才通過審批吧!」
我的心在罵:「搞X錯……做乜將個波射畀我?」不過我的口說:「很好的提議,我們立刻回去研究一下。」
隱痛地接收了證監會的「大腳傳波」後,我立刻聯絡香港最大的數個券商協會,幸運地得到他們的熱烈支持,但經過初步調查,發現全港七成券商都未Ready處理人民幣股票,情況都幾大鑊!於是我們用盡一切方法,推動券商修改系統,我安排了一個大型會議,邀請三百間券商的負責同事,講解如何Upgrade系統來處理人民幣股票。經過兩三個月的努力,絕大部分券商成功修改系統,順利地過了第一關。
至於投資者教育方面,對我來說相對簡單。我花數十萬元在Grand Hyatt酒店安排一些講座,有得食有得聽,吸引一大堆散戶參加,我在現場拍了些「人山人海」的照片,也邀請了證監會職員到場視察;結果證監會收貨,開啟綠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