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在臂上的花瓣
思念,如歌,每一首,都掛在歲月的五線譜上。
每當夜半難眠,可採摘下來,換取好夢。寂寞時,也可在心頭生火取暖。
上星期六晚,欣宜忽然想起一首古老的童謠:「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那高低……」哎喲!她怎也記不起第三句之後的歌詞了。畢竟這首用家鄉寧波話唱出的搖籃曲,已經沒聽過十多年。


由開始有童年記憶,直到17歲,欣宜都是和婆婆同住,更是同牀孖鋪。每一晚,婆婆都會替她輕掃背脊,唱起這首搖籃曲,送她入夢鄉。
歌詞雖已淡忘,意思卻早已種在心間。
這首歌是講一個瞎子迷了路,幾次向途人求救問路,都被人欺負嘲弄,但他沒有放棄,最後終遇上一個好人,帶他安全回到家裏。
欣宜說,這首歌陪伴了她十七年的成長,令她學懂:「生命上一定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但這是必經之路。只有經歷過,才能更加珍惜快樂所帶給我們的意義。」
獨居多年的她,失眠時,就會哼起搖籃曲,彷彿感到婆婆從來沒有離開過。
老歌,故人,都是回憶。
那些年的溫馨,婆婆堅持每日都要親自買餸下廚,八餸一湯,讓單親的欣宜,吃到家的味道。
「我常常想,婆婆煮住家菜咁叻,我不用學囉,於是我去學整西餅和西式甜品,等屋企人可以多啲嘢食,結果我繼承不到婆婆的廚藝, 十分遺憾。」
每當欣宜放學回家,婆婆總會問她:「今天過得如何?」她一定笑着答:「很好呢!」習慣成自然,她和婆婆的相處,都是報喜不報憂,常掛笑臉,像一個小小開心果。只要逗到婆婆笑,她便快樂。

不覺間,遠別的輓歌,原來已哼唱了多年。流年似水,莫失莫忘,欣宜在右臂上,紋了婆婆生前愛種的水仙花,又在左臂紋上肥肥最喜歡的牡丹花,紀念兩個摯親。
思念無聲,每一個雨季,都記取花期不遠。每一個花季,記得雨來過。臂上,心田,自會繁花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