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0 年 07 月 31 日

陳以誠醫生

陳以誠簡述:資深兒科專家,港大醫科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及愛丁堡取得專業資格。過去十多年曾為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及其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和醫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愛健慈善基金主席,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董。

第三波疫情 加強防疫措施

世界衞生組織已宣佈,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本港疫情急速惡化轉趨嚴峻,在數天內已有幾百人確診,每天都有過百宗本地個案,有很多不明源頭,情況令人擔憂。
確診者仍未找出感染來源的危機,像是計時炸彈,將出現倍增爆發。政府考慮又考慮,終在每年一度的書展開始前兩天決定延期舉行,並也決定取消或延遲其他同期展覽。之後的動漫節及育兒展等也延期,若如期舉行,也肯定會再成為爆疫的機會。政府更要取消各類人士豁免入境測試病毒的漏洞。面對突如其來的爆發,大家一定要同心抗疫,擊退病毒。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U型反彈,感染個案急增,已出現第三波疫情。確診個案包括不同階層人士,有的士司機、學生、食肆員工、老人院舍病人及職工等⋯⋯有些患者感染源頭未明,感染途徑很可能經某些隱形患者傳播回來(即病徵較輕微或甚至完全無病徵)。好像早前港鐵有位職員沒有明顯病徵,上班前亦探測體溫屬正常,但因居所附近有確診個案,於是自願接受深喉唾液測試,其後確診。

 

 


新冠肺炎病徵除有發燒、咳嗽外,即使毫無特別的病徵,亦有可能是會患上新冠肺炎的,大家要多加留意自己、家人及周邊朋友的身體狀況。例如:疲倦、發冷、失去味覺嗅覺、眼紅、肚痛、肚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如有上述情況身體不適,應盡快求醫。盡快做深喉唾液測試或其他檢驗找出病因。
即使沒病徵,但同大廈有病患者或任何擔心自己亦會感染冠狀病毒者,也可到私家醫院或醫管局18間門診/地區康健中心作檢測。小朋友嬰兒不能取得深喉唾液樣本,便要留大便化驗,或在醫院診所取鼻咽分泌樣本化驗。
現時確診地方遍及多個地區,政府亦即時收緊限聚令,只容許在食肆四人共聚午餐,晚上六時後至第二天早上五時前不許堂食,不是進食時,也要戴口罩。筆者提醒家長應盡量和家人子女減少外出,及不要參與不必要的聚會,多留在家中,減少跟親戚、朋友接觸,甚至再度由政府帶頭在家辦公。如要外出,務必一定要戴上口罩。政府終於也學澳門實施法例,乘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遲做比不做好。
其實,筆者早建議政府立例強制在家居以外強制全面戴口罩(中國大陸已經有實施)。一個人不戴口罩,肯定製造矛盾,更令社區傳播繼續,拖垮醫療體系,醫院爆滿。最好人人齊心抗疫,做好個人衞生。在外用膳,應選擇買外賣,不要堂食,減少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和自己摸面部器官的小動作:習慣用酒精潔手液搓手(酒精含70%或以上)也要搓手至少廿秒,做好個人防疫措施,減少受感染的機會,像筆者作的〈擊退病毒〉的歌詞:

「小心自摸,廁所要冚蓋,梘液廿秒,洗手重要。」
「不應恐慌,有功德心稱帝。」
「戰勝逆境,要找新方向,努力自救,自發,自幫,自強!」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