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歸人
二○一九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半年,疫情漸漸進入長久作戰狀態,久戰下兵疲馬困的情況必然出現,在策略上我們必須調節心理狀況作出充分的準備。情況暫緩的時候,必須騰出時間去修復體力、回復狀態;對人如是,對機器和設施也如是;對醫護人員如是,對一般市民也如是。終日活在對疫情的恐懼中,就像長期拉緊的橡筋,對誰也沒有好處,只會加重疲累和無助。
當疲倦時,我會細數自己的幸運。非常感恩能在公營醫療體系中工作,能在市民健康受威脅的時候獻上一分綿力,是我畢生的榮幸。作為外科醫生的外子與我想法相同,他壓根兒沒有想過要跟他的太太商量,便跑到隔離病房工作,回家後還喋喋不休地跟我分享每天工作的細節。
他細緻地形容病房助理和抽血員如何自發研究和綵排運作病房的流程,務求能善用身上珍貴的保護衣物、清潔員如何認真地學習穿戴保護衣,然後清潔消毒這些隔離設施。明白他們對病毒的認知也許不及醫護的多,心中可能有更大的恐懼,但在惶恐和委身之間,他們還是選擇了積極地與香港人共渡難關,這是一幅令人感動的圖畫。作戰時,物資是珍貴的,但互相守望,共同進退的情操更難能可貴。
感謝他們選擇留下,對病人和同僚不離不棄。他們是默默付出的英雄,像是黑夜的繁星,照着夜歸人的路。我便是那夜歸人,在漆黑漫長夜裏喘息,在迷失方向的時候,抬頭望星,重新得到力量,再踏上旅途。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