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水大眼雞精華所在
收我為徒的大廚李文基又來電,今次有游水的齊尾大眼雞,叫我見識一下。上個月他找到游水紅衫魚,急不及待催我去他打骰的富嘉閣看牠們在魚缸內的生猛神態。
紅衫和大眼雞是家常吃的魚,還記得小時候便宜到不得了,現在已脫離賤價魚行列,都說被日本人吃貴了,但無論如何從未見過游水的。
冰鮮紅衫和大眼雞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使不是煎而是蒸,熟後肉質都偏向又嚡又實。基哥好人,上次送我三條約三、四両游水紅衫仔,蒸來吃肉質果然相當嫩,今次基哥送我約七両重游水大眼雞,說做潮州魚飯最好,蒸好放涼才剝皮,醮潮州豆醬最有風味。
又叫木棉魚或剝皮魚的大眼雞,從小已知牠的味道,雖然我家不是潮州族裔,但母親總愛先把大眼雞剝皮熬湯,熬出淡淡米黃色的湯頭後再拆肉,魚湯浸上海麵,魚肉當麵餸,是周末不一樣的餐膳。

後來做兼職搵到個錢,偶爾與同學外出吃飯打冷,才知道在食店吃大眼雞如此貴!說實話,始終覺得不知放了多久的大眼雞魚飯口感毫不軟滑,豆醬又太鹹,都是熬湯合胃口。基哥說,游水大眼雞蒸熟最能吃到魚鮮味。
「如果你識食,一定要食埋兩隻魚眼。」基哥十分認真的說,他的女兒從小就喜歡吃魚眼,大眼雞魚眼,簡直是寶!同是七両重的魚,大眼雞的眼是其他魚的至少大五倍。仔細看牠的眼,眼珠內盪漾着清澈透明的液體,莫非就是這潭眼液很和味?可是,從不好魚眼,而且從未認真吃過,何況咁大隻眼,望得太久會打冷震。
蒸好之後,看看那顆大大的魚眼,雖然眼角膜已蒸至蒙上一層磨砂玻璃似的,但仍看得到眼腔內那泡眼液依然存在。可惜,是不是寶,因人而異,魚眼不是我杯茶。嚐過游水大眼雞的肉,才知游水海鮮的確非同凡響,不僅魚鮮味與冰鮮魚不能同日而語,肉質之軟熟,平生第一次。
不過,更驚喜的是魚汁。基哥一早提示,蒸出來的魚汁,千萬不要浪費。蒸出來,無論色澤和份量,同蒸黃腳鱲沒甚麼分別,索性呷一啖。不得了,幾乎將兩片嘴唇黐在一起,完全沒料到膠質之重,魚味之濃。可以說,將魚汁呷乾,勝卻人間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