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一葉一杏林 2020 年 05 月 14 日

楊諦岡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醫生,放射科專科醫生,曾任博愛醫院及天水圍醫院行政總監,過去多年在醫管局總辦事處擔任過不同範疇的行政工作,包括醫生工時改革、聯網運作及財務規劃。

股骨復原乃文明之光

文明始於人類聚居。
不同人對文明有不同的理解:或是文字誕生,或是古代建築,或是石刻壁畫。
也有人對文明的理解在其功用,有說是「讓人活得更像人」。
然而,一學生曾問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一個問題:「有甚麼是最早文明的標誌?」她簡單地回答:「復原的股骨。」
股骨又名大腿骨,是人體最長最粗壯的長骨。在一遺址,發掘了一具一萬五千年前的人類骸骨,有股骨骨折完全復原的發現。這是人類文明最好又最早的證據。試想像一下,在遠古時代,任何動物如有下肢骨折,就不能遇見危險而逃跑,不能找到水源去解渴,也不能四處獵食而餓死。
人類股骨骨折需要約十二星期復合。從發掘出來的那具一萬五千年前骸骨推測,人類當時彼此關愛,互相照顧已經存在在群居的先祖當中。文明可以孕育,先決於人與人之間之互動,而我亦非常認同關愛是文明之源。
今次新冠肺炎,社會同心抗疫,是體驗關愛的一面鏡子,也是我們進入明日新常態新文明的前奏曲。也許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會減少,也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拉遠,所以關愛文明就更加值得人人推崇,令明日世界更美更先進。
今日就去關愛一下身邊的家人、朋友或陌路人!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