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杏林手札 2020 年 05 月 08 日

阮嘉恩

阮嘉恩醫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向目標進發

一位年輕音樂家坐在鋼琴前,在黑白分明的琴鍵上飛快地舞動着十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的動人樂曲,讓場內聽眾如痴如醉。
一位熱血老師每天穿梭於校園不同年級的課室,替一眾莘莘學子講授課文;下課後與學生打成一片,透過各類活動協助學生探索生命意義。
這位音樂家與這位老師除了同樣在專業領域上大展所長之外,他們還有另一個共通點—兩人同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
類風濕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令關節發炎,引致紅、腫、熱、痛等常見症狀。過往,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不多,療效以紓緩症狀為主,以致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隨着時間不斷惡化,關節最終受炎症嚴重侵蝕而失去活動功能。不過,隨着醫學進步,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的種類增加之餘,療效也得到提升,可達到緩解(remission)狀態,讓患者的病情受控,消除關節腫脹疼痛之苦。

 

 


由於藥物的進步,醫學界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了更前進的觀念—達標治療(Treat To Target)。達標治療的概念是化被動為主動,就是先擬定治療目標,然後朝着目標施以治療。這樣可以「先發制人」,在病情出現惡化之前便已處理好,長遠而言有較高機會控制關節發炎,也更能保存關節功能。
達標治療有兩個重點,就是制定治療目標及監察治療進度。現時醫學界普遍把治療目標定為「臨床緩解」,即是疾病受控,患者的關節沒有出現病徵,能夠重拾正常活動能力。不過,醫生還需視乎患者的病情、對活動能力的要求及對治療的耐受性等因素,繼而調整治療目標。例如對年輕患者而言,他們的治療目標是恢復活動能力,讓生活重回正軌;但年老患者或會對活動能力的要求稍低,反而更看重治療的副作用。
為了監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正朝着治療的目標而改善,醫生會使用一套綜合指數,來顯示病情的進度。這個指數綜合了醫生臨床觀察患者關節發炎腫脹的程度、患者對關節疼痛及活動能力的主觀評估及患者血液報告中的紅血球沉降速率(ESR)或C反應蛋白(CRP)的情況等,以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醫生可憑藉指數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案,讓患者盡早達到治療的目標。不過,綜合指數也有其局限性,有時會出現指數與臨床情況並不脗合,這時醫生會輔以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及磁力共振,以詳細了解關節情況,以提供更準確及客觀的診斷。
以「達標治療」來管理類風濕關節炎,就如高血壓患者透過藥物把血壓降至目標度數一樣,縱使未能把疾病根治,卻可穩定病情並保持生活質素,讓患者繼續向其人生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