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2020 年 04 月 28 日

李耀輝(義覺)道長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

香港的「孔聖帝君」信仰

「孔聖帝君」為我教對先聖萬世師表孔子之尊稱。其實,香港的道教向來有「崇道尊孔」的傳統。新近與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危丁明博士談及本園的近百年建築,除黃大仙祠大殿外,奉祀孔聖帝君之「麟閣」也是前期二十年代興建的,主要是一些滿清遺老為本園會員的緣故而促成。由於尊孔崇儒的華人眾多,本港的六大宗教中,孔教也佔一席位。
早於民國初年,香港的孔聖誕辰是大日子,眾多商店同時休息,學生放假,各建築物都高懸旗幟以示慶祝。香港各個僑團商會及街坊會更會於孔聖誕辰當天,分別舉行祝聖典禮,張燈結綵,搭棚演粵劇等,熱鬧非常。香港特區政府於二○一四年起,將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日訂為「香港孔聖誕日」,希望更多市民認識孔聖先師的聖跡及教誨。
據資料顯示,早於一九○九年,本港已由殷商劉鑄伯等人組織了孔聖會;隨後相繼有中華聖教總會、孔聖堂、香港孔教學院等組織成立,提倡興學育才,弘揚聖道,為香港社會增進文化色彩。本園創壇時即以尊崇儒、釋、道三教為宗旨。當年本園創辦人之一的馮其焯,他亦是中華聖教總會的其中一位創辦人,另也創立了「三教總會」和「軒轅祖祠」等。

本園的孔道門及麟閣。

 


嗇色園之「麟閣」,是現時香港唯一供奉孔聖帝君的廟宇建築。雖然「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內裡完全符合「孔廟」傳統格局。其以「麟」為名,據說孔聖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繫衰周而素王。」意思是孔聖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
規格布局上,「麟閣」中央供奉了「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聖像及畫像;兩旁有「東配」及「西配」(配,即配享),供奉「四配」,包括:述聖子思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及亞聖孟子,與孔聖先師合稱「儒家五聖」。
除正位、「東配」及「西配」外,壇內亦有「東哲」、「西哲」及「東廡」(廡,粵音母)、「西廡」之分。東、西哲供奉了先賢,包括:有若、卜商、仲由、端木賜、冉雍、閔損、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等,合稱「孔門十二哲」。東廡、西廡供奉了「先賢」、「先儒」兩部分,「先賢」主要是孔門弟子、先秦哲人及宋代理學家,「先儒」則為歷代著名儒家學者。此外,本人於早年修葺麟閣時,還特地把儒家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製成瓷畫,並鑲嵌於閣內左右兩壁。凡此六藝,皆是古時士人學習的基本才能。
按道門習俗,每逢農曆八月廿七日為孔聖誕辰;本園按例會進行賀誕科儀,恭賀孔聖先師寶誕。近年舉行的「啟蒙開筆禮」,參與的學童都需在「麟閣」向孔聖帝君參拜,上香祈福;然後由本人逐一為各學童點硃砂,寓意開啟智慧。透過這些活動及儀式,我們希望大家謹記尊師重道,不忘傳統道德禮教,這也是前人創壇立教之宗旨。
日後大家攜同小朋友往黃大仙祠參拜時,切勿忘記到「麟閣」禮拜孔聖帝君,並欣賞這個近百年歷史的孔廟建築及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