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t馬率先捐錢搞德育
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Fred Ma)決定轉換跑道,只答應政府續約到今年年底,之後他會去女兒馬露明(見圖)創立的品格教育協會做主席。馬時亨說打算籌募一千萬元做本,用來發展德育課程,佢仲身體力行,自己先捐出七位數款項支持,「另外都已經有些老友答應捐款,應該無問題。」
女兒做得好哋哋何解父親要出手?原來主席心疼近期再次大肚的女兒出出入入太辛苦,於是一力承擔。他笑話計埋這個十月份出世的孫仔,他將會是六個孫嘅公公,非常熱鬧。

另一個原因,是他眼見近年社會風氣似乎走歪了路,年輕人為了所謂的崇高理想,完全不需要尊重別人,此外或許所有嘢得來太易,亦不懂得甚麼叫感恩,還有自我太過,欠缺對別人的同理心,不懂得易地而處。
有幾個片段,令他震驚。
一個是浸大新聞系系主任劉志權去年在反修例風暴正熾時,被學生攔住要求表態,並以粗口辱罵幾分鐘,鏡頭裡的劉志權十分錯愕亦無奈,「我認識劉志權,學生有何必要咁樣侮辱老師?」另一個片段,是中大校長段崇智在開會途中被學生闖入,跳上檯叫嚷並向段校長撒溪錢。此外,就是一七年教大民主牆出現「恭喜」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的標語,「很心痛,那是他們的老師和長輩,這些年輕人可能成績很好,但不尊重人到這個地步?和你不同意見就要被粗暴對待?將來佢哋出來做社會領袖,咪延續這種風氣?」他覺得是社會風氣出了問題,令年輕人誤以為這樣是對的。
尊師重道,得人恩果千年記,是馬時亨成長中十分重要的德育課。
他曾經說過這樣的一件舊事,中學時候他家裡很窮,爸爸有時拿不出每月十六蚊的學費,他硬着頭皮去校務處求鍾主任延期,而鍾主任總說無問題。他相信當時有唔少清貧學生都有困難,幸好學校願意通融,否則他書都無得讀,點會有今日?
多年後,馬時亨已在銀行界發展得唔錯,輪到鍾主任某日來電請求他給自己兒子一個面試機會,他見完這個後生仔覺得很不錯,依足程序聘請了他。今日,他已經是城中金融財俊了。「當年人幫我,等我完成學業有機會出人頭地,到今日我幫返人,一代傳一代,社會應該係咁。」這件事一直在他心中,這也是他為甚麼尤其緊張教育的原因。他坦言曾考慮過身兼兩職,但擔心或有利益衝突、角色混淆招人話柄就唔好,最終選擇婉拒教大續任三年。
他打算發起一連串德育課程,先在小學生層面推廣,他舉例說加拿大會將品格教育加入教學課程中,自小教學生何謂尊重、責任和同理心。常言道小朋友有如白紙,他希望可以盡一己之力,扭轉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