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20 年 04 月 23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總想生吃白玉粟米

一個月中總煲一兩次番茄薯仔紅蘿蔔豬骨湯,年前一次到灣仔道交加街的新記肉食買料煲湯,店裏打點的阿姐說加一條粟米那口湯會更甜,於是粟米成為標準湯方的必然成分。
這一天又想煲這湯,到新記執料,阿姐拿起一條粟米說:「試吓,但不要煲湯,烚熟吃好甜的!」新記主要賣健味豬,但每天都有一些本地農作物,有甚麼卻說不準,因為除了看時令,還要看當天找到甚麼,吃過新界橙、西貢番薯、本地矮瓜和菜心……吃過便知道位處亞熱帶華南沿岸地區的香港,農作物一點也不差。
根據往績,阿姐的特別推介從未令人失望過,於是欣然要了兩條,回到家便急不及待烚一條試味。翻開才看到是白玉粟米,說白也不算是很白,拔掉所有枝葉和粟米鬚,赤裸裸的看起來有點奀瘦,我見猶憐,真懷疑它有夠不夠味道!
還記得幾年前得到移居北海道的友人安排,往訪粟米田,植株比人還要高,人走進去會隱沒其中。當時正是收成季節,每一株都長了多條粟米。這幅田全是白玉粟米,農夫興之所至,挑了幾條成熟的摘下來,並且立即清去包裹的葉和鬚,只見飽滿得如壯漢的手臂,也白得相當動人。

 

 


「吃吧!」農夫說他們的白玉粟米說沒有受污染,生吃特別甜,他即場噬了一口。其實未待他示範,我已開始扯掉粟米葉和鬚,不止粟米粗壯,每一粒都脹卜卜迫在一起,從未試過對住一條生粟米都會流口水,那種誘惑可想而知。
一口噬下去,乳白般汁液迸射而出,沒有鮮奶的凝脂膩稠,也沒有即磨豆漿略帶沙的口感,也不是內地食肆流行的生磨粟米水般濃,而是清鮮爽甜的粟米味道,難得是每一顆粒的皮很薄,咀嚼起來並不費勁,也沒有平常啃粟米常有渣多過肉的煩惱。回憶總惱人,疫情肆虐,困在愁城,更巴不得坐飛氈重臨北海道吃一根白玉粟米,於願足矣。
眼前這株本地白玉粟米,因非親自在田裏摘取,穩陣起見還是烚熟來吃好了。象牙白色中帶點淡黃(見圖),不肥不壯,但有白玉粟米皮薄的特質,烚熟了仍覺得它很爽脆,味道相當清甜。
如果有緣讓我知道本地的白玉粟米田在哪裏,我依然會無畏無懼就地摘來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