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人生 誰也可以
最近大家有否覺得自己疑病症發作,只要喉嚨有少少痕癢,就開始胡思亂想,想把自己關在房間。其實這也難怪啊,當NASA也為即將在國際太空站進行工作的三位太空人,嚴謹實施為期兩周的隔離,慎防病毒帶上太空,大家都會問地球究竟有多危險?究竟還有哪個國家是安全?
不過,無論你身在何處,始終安在家中是最安全的。如果有一天事情發展到要全人類都留在家十四日,你會如何自處呢?覺得自己的人生被浪費?與其抱怨,何不好好利用這十四天,投資自己的人生。
我建議大家首先投資「家人」,追回以往因為忙碌而溜走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我跟新加坡父母的通話時間,不知不覺由以往的五分鐘多談了十分鐘,然後每天除忙着想公司的業務發展,就是多了與兩位兒子一起玩的時間;不單天天都可吃到家常菜,還研究了幾道新菜式給家人品嘗,這些事每人都做得到啊!

為疫情過後做好準備,才是最好的投資之道。
你也可以投資「腦袋」,建議大家找一本書閱讀,又或是重讀舊書,都能為自己腦袋注入新營養。我最近就重讀一本叫《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的書,意思是如何完成比難更難的事,尤其是現在艱難時期更應該學會如何危機處理。如果不想放下手機,你也可以在網上世界找到知識的寶藏,較早前美國音樂劇影音串流平台就限期開放了三百部音樂劇給免費線上觀看,劍橋大學亦給大眾免費閱讀七百本教科書,連耶魯大學都給你免費線上講課,題目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獲得快樂?」要充實人生,真的滑一下手機就可以。
另外,投資「未來」也不錯,這段日子與其日日看着疫情新聞,互相「phone」傳洗手圖,不如學習一下新的網上軟件。我最近就透過雲端視像軟件與國內的投資者,進行了一次幾千人的即時海外物業開講,反應超越預期好。事實上,最近因遙距教學而大熱的Zoom,去年四月於美股上市,因為成搶手貨而股價急升。類似的軟件包括Google Hangouts Meet、Microsoft Teams等,亦非常流行。大家多了解網絡技術,多點掌握未來。
又,如果你想投資在「事業」,不妨學習我的柏檔,以往他一年乘飛機近三百次,現在被困在家,但他還是一刻都沒有停,如常天天與公司團隊以視頻商討業務、策劃數以十項的工作,好等疫情過後,便能行動。當然,如你開始對海外物業有興趣,想投資你的「安全屋」,也可以上東周網重溫我的專欄,做好準備,隨時入市。
記着,就算大家再忙碌要為疫情做準備,也不要忘記為疫情過後做更好的衝刺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