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食物要有營
疫症當前,不少人擔心日用品和食物會供不應求,紛紛搶購和囤積,但是大多數食物都有保存期限,存放過久更會變壞。今期營養師講解如何選擇保存期較長的食物,保持營養均衡,以及正確的保存食物方法。
留意室溫和濕度
至於室溫存放的食物如麵包、餅乾,甚至是蔬果如橙或番薯等,陳勁芝指出由於細菌在較高溫度會滋生得較快,因此食物應存放於陰涼地方,而陽光則較容易促使蔬果的熟成及腐爛,亦容易令部分營養素流失,所以亦應避免直接被陽光照射。
她說:「濕度也是細菌滋生、食物腐爛的重要元素,所以食物適宜存放於乾燥的環境,並用上保鮮紙或保鮮袋將其妥善包好,最好用真空方法保存食物,減少其接觸空氣中的氧氣及水分的機會,便能有助減少細菌滋生及保持新鮮。」

食物應存放於乾燥的環境,用上保鮮紙或保鮮袋將其妥善包好。
解凍三天內食用
新型冠狀病毒持續擴散,大家都因而減少外出,不少人選擇一次購買多天的餸菜,但必須注意正確保存食物的方法。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現在常在家煮食而多購了食材,必須注意食物安全,以免病從口入。
食物安全溫度為攝氏六十度以上,或攝氏四度或以下,冷藏食物則應保持在攝氏零下十八度或以下。家庭雪櫃有冷藏格及保鮮格。一般存放於保鮮格的食物,應將已煮熟食物放於上層,生冷食物放於下層,各自用保鮮紙封好或存放食物盒內,避免交叉污染。而雪櫃必須無間斷運作,溫度才能保持於四度以下,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若食物需要由冷藏格拿出來解凍,如想完全避免細菌滋生,我們可以預早八小時將該食物放進保鮮格,解凍後應在兩至三天內食用,以免食物變壞。」

根莖類或瓜類食物較一般蔬菜可存放較長時間;冬菇等乾貨類食物能提供纖維。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