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2020 年 02 月 18 日

李耀輝(義覺)道長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

香港道教在大灣區的角色

近來,發展大灣區成為熱門議題,最近我便接受了新城財經台及香港電台普通話AM621的邀請,在節目中分享有關「黃大仙信俗」如何配合大灣區發展,在此十分感謝他們的安排。「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了珠三角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廣州和深圳兩個副省級市,又有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等地級市;是一個強勁的經濟圈,及可以深化合作的都會集結區。這些區內的語言、歷史文化等都相近,如能把握發展大勢,必定可加強相互合作。尤其在宗教上大灣區是一個多元宗教的區域,包括了儒、釋、道、耶、回等教信徒,有待我們進一步交流。
本園黃大仙祠之道脈,便是溯源自廣東佛山市的西樵山。其實,香港眾多道觀亦是源於廣東一帶。例如本園源自西樵山的普慶壇;而香港的蓬瀛仙館則源自廣州市的三元宮等。本人認為,香港的壇堂及廟宇,可以把握機會多與區內的廟宇進行交流及對話,如現今學界推行之「宗教對話」等熱話。過去內地的廟宇曾出現倒塌和關閉,但現在已陸續恢復重建及重開,例如廣州芳村和番禺大嶺村便重建了黃大仙宮,開始形成一個廣大的「黃大仙信俗」文化區域。

本人(左)早前在節目中分享黃大仙信俗文化如何配合大灣區發展。

 


在這十多年間,我們與內地道觀經常進行互訪,彼此有緊密的聯絡;而本園與澳門道教界亦多有合作,如二○一七年我便曾帶領一眾經生弟子在澳門哪吒廟進行大獻供科儀,更在大三巴牌坊前演示道教「禮十方」,敬拜十方天尊;並恭請黃大仙師聖像到澳門繞境巡遊,庇佑澳門繁榮安定。
若提到黃大仙師的仙蹟,不得不提浙江金華和蘭溪兩地。由於仙師誕生於蘭溪及成道於金華,現時我們也時常拜訪兩地的黃大仙祖宮。在金華黃大仙祖宮位處的雙龍洞境區,近年當地政府便積極發展旅遊業,當地旅遊局也時常來香港,推廣金華的文化特色,並研究如何促進旅遊業。另一方面,現時蘭溪市政府亦計劃於黃大仙宮內籌建「道教養生文化園」,將集旅遊、養生、飲食、住宿等於一體的宗教及文化產業,這個正好推廣道教提倡的「崇尚自然」思想,也可以為社區注入新元素,發展經濟,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素質,並勸導大家保護自然,共建「和諧社區」。
有關「黃大仙信俗」,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黃大仙師的「普濟勸善」寶訓;百年間本園便在香港社區內的醫療、教育、安老等服務投入大量資源,致力實踐「普濟勸善」的精神,大灣區的道教廟宇也可在其所處之地區推展這方面的慈善事業。據我所知,廣州純陽觀已設立道醫診療所,服務廣州市民,將來這類「善業」應該會陸續增加,愈來愈多群眾受惠。
現時大灣區內的交往非常頻繁,每天也有不少區內的善信來到本祠參拜。如果大家能誠心及團結,為自己社區、國家貢獻及服務,必可得到黃大仙師庇佑。同一天空下,若彼此可以和諧合作,社會一定平安繁榮!
(註:因應疫情現況,本園於二月五日起,每天開放時間改為早上七點至下午兩點,直至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