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症對中美貿易戰的影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在上月中簽署的首階段中美貿易協議,雙方達成了五大重點,範圍包括中方購買美國產品、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匯率及金融服務等。現在中國出現了嚴重的武漢肺炎疫情,將會對中美貿易協議帶來影響嗎?
這當然會帶來影響。
首先是中國承諾在二○二○年一月一日至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共增購總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特別是每年價值500億美元的農產品,估計將會延期購入,今年底時沒有1,000億,最後2,000億也唔會到數。

對於中美貿易談判,我估計今年內都不會達成第二階段的協議。
但我相信美國在這方面早就「心中有數」,因為全數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本來就超過中國可以承擔的需求量,所以就算沒有疫症出現,都未必可以買到2,000億;現在疫情導致多個城市封關,中美之間很多航班也停飛了,國內物流亦受到很大的影響,就算美國想運貨品到中國的城市,也不一定能夠順利執行。
況且無數工廠停工,很多店舖被迫關閉,將影響國內對美國貨品的需求量。以航空業為例,國內旅遊業受到重大打擊,坐飛機的人數量大減,難道國內的航空公司,還會在這個時候購入新的美國飛機嗎?普通市民經過疫症之後,經濟情況變得惡劣,還有心情購入大量的美國新車嗎?相信很多行業都會出現類似情況,由於客戶端的需求量減少,於是整條鏈的其他項目,也將會降低訂貨數量。
如果中美貿易協議的承諾最後沒有實現,美國政府會發爛渣,甚至增加關稅嗎?我覺得應該不會,甚至讓Trump Trump感到非常Happy,幫助他在年底的時候更容易下台。因為貿易協議中的承諾,2,000億美元本來就不會到數,所以協議是寫「兩年2,000億」而不是「每年1,000億」,拖兩年好過拖一年;但如果今年底沒有看見1,000億,民主黨肯定用這點勁插Trump,說他在中美貿易戰失敗了,成為總統選舉中的攻擊武器。現在中國因疫情而延遲實現貿易協議的承諾,這是全世界都會理解的理由,民主黨若以此來攻擊Trump,反而在道德上先輸一仗,被Trump反咬民主黨是冷血動物:人哋有疫症咁慘重逼人買貨,民主黨究竟有沒有人性啊?
中美貿易談判,還會有第二階段嗎?我估計將會延期至明年。目前美國人根本不敢飛到中國,也不想中國官員飛到美國談判,所以在未來的幾個月,連見面都沒有可能;到雙方恢復見面的時候,可能已經到年中至年底,到時Trump也忙於總統選舉,沒時間搞貿易談判了。所以對於中美貿易談判,估計今年內都不會達成第二階段的協議。
至於其他方面的協議,例如中方同意向美國企業打開金融市場、電子支付、銀行服務、信用評級及持股上限等,相信美國在這個時候也不急於執行。因為在疫症的情況下,就算你開放市場,美國人暫時根本不敢到來中國,還怎會急着來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