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搶潮下的人性光輝
過去一個星期,香港人全面進入盲搶期,搶口罩外,消毒用品白米廁紙衛生巾避孕套乜都買,跟著好快便是買乜無乜。朋友日日行超市睇行情,基本上早上都有貨,晚上就賣晒,應該是超市上架速度追不上顧客要求,廁紙更是一推出來就有客爭著取走,一到晚上就好多貨都賣完,要等另一日返貨。情況似乎是愈買愈搶,愈搶愈買,結果真有需要的人就買不到了。有朋友為買一包米要行足十間店舖。周日晚出街走了一轉超市,但見大量貨架空空如也,非常驚人。這反映了甚麼呢?是信心危機,市民不知疫情何時受控,決定用自己方法面對。

在一片搶購潮下,筆者亦見到人性光輝。原來不少朋友買多幾樣, 是在群組配給畀無時間去買日用品的人,「灣仔區買唔到廁紙呀…… 」跟著就有朋友回應:「我有多,畀一條你,不過我無搓手液, 有人有嗎?」「我有……」 做家庭主婦的朋友出街前會報告給工作中的人說:「我落街, 有無人要買野?」朋友之間這陣子出來不是吃飯玩樂,而是交換「 戰略物資」。口罩暫時依然是非常罕有的用品, 有朋友會多帶幾個出街,見到有人有需要就送給他, 特別是的士司機、保安員、超市員工等頻密接觸人群的人士, 又有人自行買口罩,送去老人院,弱勢社群院舍等。
他們說,就是社會的協調措施出了問題,他們才得自己來,「 一下子咁多人湧去買的物品,供求點應付得來,一定會有人買不到。 」
這個城市要動員起來,能力很強。
周日出現打邊爐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全城又緊張起來, 其門如市的打邊爐店一下子水盡鵝飛,看來香港人真的需要按耐著, 保持合適社交距離,避免去人多 的場所直至疫情下降才行。抗疫專家鍾南山領銜撰寫、 本周日在網上發表的《中國二0一九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 》報告,回顧來自全國三十一省市區、共一千0九十九宗病例, 推斷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廿四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存在。
鍾南山等人續在論文中表示,跟早前在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發表的兩項研究比較, 跟據更大樣本和在全國各地的病例, 最新研究得出的病毒致命率只有百分之一點四。 而在計入廣東試點數據時,因為廣東採取了較有效的防疫措施, 致命率更低至百分之0點八八。 因此目前最關鍵的是密切監測確診病例增加的比率, 若持續下降的話,代表疫情轉勢,會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