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口罩常滿
這個新年大家見面說得最多的說話,不是「恭喜發財」,而是「口罩常滿」。
「武肺」肆虐,近期基本上絕大部分拜年活動都停晒,難得有聚會,大家決定繼續,但就嚴陣以待,各人戴晒口罩入屋,小心翼翼將之除下來用膠袋袋好,再入洗手間洗手,再出來互相問好。朋友非常有心,帶來的賀年手信不是糖果餅食,而是幾樽清潔劑、漂白水和大罐裝酒精紙巾,「日日行,行足十多間藥房,至買到這些。」朋友說,她那區日日都有人搶購這些物資,今日買唔到明日後日再去等返貨,在一家人的健康面前,誰也不敢鬆懈。正傾談期間,傳來何柏良醫生的一段音頻,話糞便有傳染病毒危險,要注意廁所播毒危機,大家即時緊張一輪,話除了口罩,漂白水也肯定被瘋搶了。
說起搶口罩經驗,眾人搖頭苦笑,沒想到在香港地竟然為了一盒口罩要排足幾小時都未必買到,上網訂又出不了貨來不了港,非常無助。

記得在沙士年代,物資短缺都沒這麼誇張,為甚麼有了上一次經驗,香港人仍然要受無罩之苦?筆者記得過年前一兩日,街上仍有口罩供應,是買得到的。可是偏偏在大年初一二三最多店舖廠商休息的兩三日一下子搶起來,要補貨也來不及,只能說這個年假放得不是時候。大家得出的教訓,是以後必定要將口罩列為鎮屋必備,幾時都要有一盒看門口。幸好朋友之間發揮互助精神,友好之間互相配給,捐出自己的部分給不夠的朋友頂住先,知道哪裡有上網訂就幫手訂埋。於此非常時期,願意分給你一個口罩,都是真正關心你的人。
其實口罩根本已成為出街必需品,如果不戴口罩上巴士入港鐵,肯定被人眼望望,原來內地管得更嚴。另一朋友在廣東省過年,他說不戴口罩是不准搭車不准進入超級市場的,而隨着疫情愈趨嚴峻,每條村都已自行封閉,不准外人進入,村代表也勸村民無必要唔好外出,要甚麼物品食物就上網訂,送到管理處再由他們分發,所以內地人基本上整個新年都留在家裡不拜年。
非常時期非常應對,無人想獨家村過日子,只是人傳人風險這麼大,見面、握手、擁抱等社交行為還是先歇一下,對關心的人,就給他一個口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