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2020 年 01 月 28 日

李耀輝(義覺)道長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

香港人拜太歲文化

踏入庚子年,本人謹代表嗇色園黃大仙祠仝人先向全港市民拜年,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黃大仙師庇佑!新年期間,大家除了入廟拜神祈福,更多的是按民間習俗「拜太歲」。不過,何謂「太歲」、「犯太歲」及「拜太歲」的意義,我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道教沿用我國傳統紀年方法,每六十年一個循環;而每一年都由一位「值年太歲神」主管人間的禍福壽夭,這六十位「太歲神」均屬道教星君之列。關於道教對「太歲」觀念和解釋,這是完全符合我國傳統曆法。古人把黃道附近的一周天,區分為十二等分,並以十二地支來表示方位。「木星」(或稱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十二年可運行一周天。「太歲」和「木星」的運行方向相反,是順時針方向運行。不過,「太歲」是一顆隱星,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此外,「太歲」亦是每一年的值年神,「元辰」則是每個人的本命神,主管我們一生的吉凶命運。現時嗇色園黃大仙祠的「太歲元辰殿」既有供奉「太歲」,亦有「元辰」壁畫,是香港少有兼奉「太歲」和「元辰」的道觀。

新年期間善信於本園太歲元辰殿排隊登記「上表祈福」。

 


按中國人的「六十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觀念,依習慣又劃分為十二個屬相,稱「十二生肖」;在一個甲子周期裡,每個生肖便會出現五次。如鼠年便會有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和壬子五個不同的鼠年,所以六十位太歲神之中,有五位也是屬鼠的。
按傳統習俗的「犯太歲」,當中包含了「值」、「刑」、「沖」、「破」、「害」等觀念,即所屬太歲星的方位和紀年干支處於對抗的地位,容易遇災得禍。如今年便是鼠年「值」太歲,馬年「沖」太歲,兔年「刑」太歲,羊年「害」太歲,雞年「破」太歲。嚴格來說,不是所有生肖屬鼠都是犯太歲的,還要看天干的配合。不過,一般而言,即使今年沒有犯太歲,也可到太歲殿禮拜太歲神,增福延壽;當中不只祈求自己的平安,也可祈求保佑合家健康和幸福。到年底時,於禮而言,自然要回到太歲元辰殿酬神謝恩,習俗稱為「還太歲」。
如果善信來到本園黃大仙祠,程序上可先禮拜黃大仙師,再到太歲元辰殿禮拜星辰神明。緊記,誠心是最重要的,簡單的「請香」禮拜已足。如果想消災解厄,亦可登記「上表」祈福,由本園義務道長協助填寫善信個人資料在表文上,並於斗姥元君及本命太歲前宣表祈福。本人利用了現代科技與信仰的結合,當善信親手將表文放進太歲神檯前的櫃內,即時便有紅光照面及輕煙噴出,象徵鴻運當頭,神明已收納善信心願。本園收集的祈福表文,亦會於每月擇吉進行「化表科儀」,將大家的心願送到上天。
在道教來說,每位善信每年最好進行一次「上表」祈福;遇有重大困厄,或一年之中亦可因應個人需要而隨時再來「上表」,祈求消災解厄。這是一種道教迎祥接福的傳統禮拜文化,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與民間的「攝太歲」及燒「太歲衣」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