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善說亮話 2020 年 01 月 28 日

張亮

由私募基金轉職慈善信託基金,轉化追求回報的霹靂手段,凝聚廣結善緣的菩薩心腸;現任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性好山水、讀書,偶爾長跑。

運動行善 凝聚社區

早前東華三院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奔向共融—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每年十一月份起,筆者都會留意到一班報了名當伴跑員的馬會義工隊同事,與參加特殊馬拉松的智障跑手積極備戰在一月舉行的賽事。

轉眼間,活動已經來到第十年,而馬會亦支持了九屆,筆者過去也有參與。這個項目多年來一直鼓勵智障人士參與跑步,讓他們可以積極運動,提升他們的體質之餘,亦讓他們帶來滿足感,更重要的當然是推廣關愛共融的精神。

其實,運動不僅有益於個人身心健康,對社區關懷、社會發展也意義深遠。聯合國訂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兩項提到,要確保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可以有健康的生活,並要建構包容、平等、和諧的社會。

但根據衞生署數字,少於一半香港人能夠達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天活動六十分鐘的標準。小童和青年,特別是女生,其運動量更是於十二歲後普遍逐漸減少,原因主要是學業或工作繁重以致沒有餘暇,或因自覺不是運動的人才而失去興趣。

馬會積極推動「普及體育」,並運用創新意念和透過跨界別合作,讓不同年齡群組、背景、能力的市民都能培養健康運動習慣,並糅合運動、義工服務、社交聯誼等元素,讓運動發揮加強社會凝聚力、推廣多元共融的漣漪效應。過往就有機構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計劃鼓勵市民透過做運動,換取物資,轉贈基層和有需要人士。

其中,為鼓勵女生多做運動,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去年支持了凝動香港體育基金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凝動香港SportsCHAT!」計劃,特意招募精英運動員和女性企業領袖擔任「運動夥伴」,帶動不同背景的女生鍛鍊體魄、增進健康生活知識,從而建立自信、健康、活躍、自主的積極人生,培養團隊合作和回饋社會的精神。

而為了從小培養兒童的運動習慣,馬會更於二○一七年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在三十五間小學推行「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試行一套創新的運動及體力活動模式,提升學童參與體力活動的效能和動機,培養他們終生運動的興趣。

寓公益於康樂,又可團結社區、惠澤社群,何樂而不為?筆者與馬會同事相信,可以透過更多具創意和意義的社區體育項目,鼓勵全民運動,一起締造活力充沛的香港。

 

 

「感人亮話」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總幹事江嘉惠表示:「香港女性近年參與運動的比率有上升趨勢,但與世界各地相比仍處低水平,希望透過今次計劃培養年輕人做運動的良好習慣,鼓勵她們踏出改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