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襟晚照
生命,像一卷畫出歲月悠悠的畫軸。
一支畫筆,可在紙上送來第一場初雪,也能留住一髮青山,甚至在某一處輕輕頓筆,就此留白,意境天遙地闊。
內地知名畫家吳冠中,生於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際遇崎嶇,妙筆在世途滄浪中,仍能生花。
曾在巴黎深造美術的他,回國發展,遇上文化大革命,被紅衛兵抄家,所有在巴黎所作的畫全部被毁掉,他和妻子、三名兒子,更被下放到不同的農村勞改,好一個家,散了。他更一度被禁止繪畫和寫作,後來才被允許一星期畫畫一天。
處身惡劣環境的他,並未放棄繪畫夢,由於缺乏畫具,只能以農民拾牛糞用的糞筐作畫箱,在紙板上畫油畫,被人戲稱為「糞筐畫家」。
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是會有一個賢淑妻子,吳冠中也不例外。

香港街頭寫生,夫妻情深,共苦同甘。

吳冠中筆下的中年愛妻肖像。
當年和妻子朱碧琴在重慶一見鍾情,拍拖四年,廿七歲時在南京結婚,即使往後人生路風雨飄搖,依然不離不棄。
「我一生只愛三人,第一人是魯迅,他給了我精神。第二人是梵高,他給了我獨特的性格。第三人是我妻子,她成全我一生的夢想。」
有一年, 勞改中的吳冠中獲批短假期,到貴陽探望病重的岳母,他不忘到灘頭散步,擷取畫作靈感,入夜後摸黑步行回旅店時,見到妻子站在大門外苦等了一整夜,原來妻子怕時局動盪,擔心他安危而哭了出來。
第二天早上,滂沱大雨,他和妻子仍冒雨到江畔寫生,妻子坐在身旁,為他用雨傘遮住畫紙,又以身軀替他擋風。
因勞改被迫勞燕分飛時,吳冠中不時以畫寄意,例如畫雙燕在屋簷上同向而飛, 思妻之情,躍然紙上。
文化大革命過後,吳冠中無論到哪裏寫生,都喜歡帶着愛妻一起。男的低頭潑墨,女的靜伴身旁,雙燕從此比翼飛翔。
吳冠中筆下,一生為妻子畫過三幅肖像畫,首幅是熱戀期,其餘兩幅分別是中年和老年時的愛妻,畫中人都流露着滿滿的幸福。
七十二歲時,因為愛妻患病入院,他索性暫停繪畫,把時光都投放在陪伴愛妻,牽手共度餘生。
踏入吳冠中的百歲冥壽,把生命的畫軸攤開,筆尖能捲起千呎浪,也可細描一葉輕舟,隨水浮向夕照波光。隱約兩個並肩身影,不就是地久天長的人間定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