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營養.健康 2020 年 01 月 05 日

精明飲品電解質飲品

不少人日常會飲用電解質飲品,特別是運動過後或生病時飲用,認為它可以提供身體能量和補充水分。今期營養師拆解電解質飲品的成分,並教導大家甚麼時候適合飲用電解質飲品。

進行馬拉松等以耐力為主的運動,每小時應飲用約五百毫升電解質飲品。

 

電解質飲品中含有糖分,有助身體更有效地吸收電解質。

 

電解質隨排汗流走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電解質飲品,以能夠補充身體水分和體力作招徠。養和醫院營養師莫穎姍指出:「電解質飲品顧名思義是加入電解質,是身體所需的礦物質,能夠調節身體心跳率、腦神經運動和肌肉收縮,主要包括鈉和氯,其次有鎂、鈣、鉀、氫氧化碳等等的成分。
運動時身體會產生熱能,而身體亦有平衡機制,透過流汗散熱,幫助降溫,但是在汗水揮發時,也會同時流失身體的電解質,當中成分以鹽分(鈉和氯)為主。電解質過量流失會導致失衡,除了出現脫水外,亦可導致嘔吐、腹瀉、肌肉抽筋、心悸、急性腎衰竭等。運動期間飲用電解質飲品能夠快速為人體補充鈉和氯等元素,同時有助身體補充水分。飲品內的電解質含量應佔整體百分之六至八,而且運動前後或休息時亦可透過食物補充,例如鹽焗果仁、含鈉的梳打餅、含鉀的香蕉和綠葉蔬菜等。」

運動排汗時身體的電解質也會隨之而流走。

 

糖分有助吸收電解質

部分電解質飲品會加入糖分,莫穎姍說:「飲品內的糖分有兩大作用,一是有助身體更有效地吸收電解質,二是運動時除了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電解質以外,更有助補充肌肉內的糖分,為運動員提供能量,增強表現。」
市面上亦有部分電解質飲品使用代糖,但此類飲品不能即時補充能量,未必適合運動時間較長或強度較高時飲用,而含代糖或梳打水成分的飲品亦有機會造成運動時腸胃不適。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