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世凱吃鴨
今個星期繼續講吃鴨,但卻換個方式,講講名人軼事.以前講過喜歡吃蟹、吃紅燒肉、吃豆腐等的歷史名人,那麼,又有哪位喜歡吃鴨呢?
答案之一,就是清末民初的軍政梟雄袁世凱,他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清蒸鴨子,據說每年入冬之後,基本上每天都會吃這道菜。
《清稗類鈔》記載:「袁慰亭(即袁世凱)喜食填鴨,而飼之法,以鹿茸搗碎拌以高粱餵食。」
讀者看後或會嘩然,以鹿茸搗碎餵鴨,袁都算食得「了能」。

甚麼是鹿茸呢?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曾鬧過一個笑話,說這是鹿耳朵裏面的毛,惹來坊間一番嘲諷,但馬尚算有幽默感,且心胸廣闊,卸任前在社交媒體上載的告別短片中,大方承認:「我承認我錯了,我願意受罰」,接着他用小楷毛筆在作業本上寫出正解「鹿茸是指中藥單方中,還沒有骨化長滿絨毛的幼角」。
鹿茸具有補腎益髓、壯陽健骨的功效。袁世凱以鹿茸來餵鴨,怕且他不會如馬英九般搞錯,反而反映,袁不單識食,也識得進補。
袁曾經是晚清重臣,因此他一直受官廷菜影響,而且凡是慈禧太后喜歡吃,他都喜歡吃,尤其是一道清蒸鴨子。
慈禧的做法是,把鴨子去淨,加入調味品後,放進燉盅,再放到一鍋水中,以文火連蒸三天,鴨便酥軟了,酥到只需用筷子輕輕一挾,鴨肉便離骨分開。慈禧最愛吃鴨皮,並認為這才是整道菜的精髓。
袁跟慈禧一樣,最愛吃這道菜中的鴨皮。但這道清蒸鴨子到了他這裡,又經過更多的改良,更加講究。首先,鴨是袁家專門飼養的雄鴨,且正如前述,以鹿茸搗碎拌以高粱餵食;再者,袁的烹煮方法是結合糯米八寶鴨的做法,在鴨肚中釀入糯米、火腿、筍丁、香菇、大頭菜等,隔水蒸;慈禧的做法是用清水蒸,而袁就講究到用雞湯來蒸,也是蒸三天,讓雞湯的精華慢慢融入,大家可以想像有多滋味。
#本文參考自二毛所著,《民國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