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積影響花育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肥肥白白,但往往給予孩子過多的食物,令腸胃負荷過多,損傷脾胃,使食物停滯,難以吸收消化而出現食積。
導致其他疾病
食積多發生於三歲內的嬰幼兒,它可導致很多小兒其他疾病,例如:鼻涕、鼻塞、咳嗽、發燒,嚴重的嗓子發炎、咽喉發炎,這與感冒症狀差不多,西醫可能會診斷為是毛性支氣管炎(毛支炎)或支氣管炎。若食積日久,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若因食積而出現的咳嗽或發燒,只治療咳嗽或發燒,療效可能反覆甚至無效。

怎樣判斷食積
那怎樣判斷孩子有否出現食積,以下是食積的臨牀表現:
01. 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
02.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
03. 發燒時,手心與手背、肚子與後背的温差很大:肚子很燙背不燙、手心很燙手背不燙。
04. 吃太多,或嘔吐後出現不適。
05. 大便不正常,不順暢或稀便,但都偏臭;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顏色偏深如黑色。
06. 舌苔偏厚,白膩或黄膩。
07. 臉蛋發紅偏燙,手心、腳心偏燙。
08. 食慾不正常,不想吃或是吃不飽。
09. 晚上睡不安,不停翻身、哭鬧、磨牙。
10. 扁桃腺或咽喉發炎。
11. 經常肚子痛,大便後痛止。
三大注意事項
01.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定時和定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甜食、冷飲及加工食品。
02.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有半小時的戶外活動。
03. 保持心境開朗。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