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投資樂園 2019 年 12 月 13 日

林一鳴

本地資深股市及樓市投資者,重點研究波浪理論、財技和投資心理學等,擅長用故事形式比喻市況和分析經濟熱話。

網上睇醫生究竟掂唔掂?

當你作病的時候,你會接受在網上遠程會診,通過手機來睇醫生嗎?相信很多香港人都未必接受,但內地就非常普遍,會診人數高達以億計算,步伐較香港行前很多。
網上睇醫生究竟點玩法?病人首先通過網上問診,告訴線上醫生關於你的病情,然後醫生從熒幕看你的病徵,例如你對着熒幕伸條脷俾醫生睇……醫生診斷後開出藥方,你可在網上或自行到藥房購買,較嚴重個案就會引導到醫院治療。
網上睇醫生掂唔掂o架?可能很多香港人會覺得不太靠譜,但內地的接受程度就非常高,一般評價亦非常正面,認為對於大路的簡單疾病,例如傷風感冒或皮膚敏感等,在網上看診的效果,與看到真正醫生的分別不大。
網上睇醫生有甚麼優勢?最重要就是平,二十元人仔已有交易;其次就是方便,不用山長水遠跑到診所。對於密集居住環境的香港人,落街行幾分鐘就找到診所,但內地最好診所都在大城市,偏遠地區可能要走幾個小時才找到好醫生,然後再排隊等幾個小時,真係唔病都變咗病!所以網上醫療在內地很有潛力,但香港就應該好難搞。

醫生們需要與保險公司保持良好關係,病人的大數據亦被保險公司完全掌握,所以保險公司開展網上醫療業務,實在是適合不過。

 


目前全中國約有一百六十家互聯網醫院,其中以微醫及平安好醫生(1833)的規模較大。帶着騰訊股東背景的微醫,當初2010年成立時只是一個網上掛號平台,後來獲得全國第一張互聯網醫院牌照,業務就開始急速起飛,現在已連接三千家醫院和二十多萬名醫生,實名註冊用戶接近1.6億人。微醫於去年五月完成五億美元Pre-IPO戰略融資,估值達到55億美元,但搞完Pre-IPO融資後就沒有下文了,連在香港或國內科創版上市都未決定。
至於平安好醫生就由平保(2318)於去年五月分拆,當時54.8元招股價算是偏高水平,抽新股第一天打平手冇錢賺,然後直插到今年初最低23.6元,後期再慢慢爬番上來。如果你在IPO後保留到現在,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得個桔。
相對於微醫來說,我較喜歡平安好醫生的Business Model,在四條業務線中通過「在線醫療」的AI輔助診療系統及數千人醫生團隊幫客人診症,「消費型醫療」提供體檢、醫美、口腔及基因檢測等服務,然後在「健康商城」賣藥賣健康產品,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動」在線上平台賣廣告。根據半年報的數據,這四條業務線的Profit margin分別是50.5%、34.9%、10.1%(個人)/4.7%(企業)及84.8%,總Profit margin為21.6%,半年收入22.73億元人民幣;雖然淨虧損仍有2.73億,但按照目前業務的增長率,應該在一兩年內就可以轉虧為盈。
騰訊擁有大量客戶群,投資微醫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平保本身做開保險,點解會搞網上醫療?如果你唔知點解,請到任何一間香港診所,看一看門口旁邊貼出保險醫療卡的陣容,你就會明白當中的道理。醫療是保險公司其中一門最大的業務,醫生們需要與保險公司保持良好關係,病人的大數據亦被保險公司完全掌握,所以保險公司開展網上醫療業務,實在是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