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杜絕肺炎球菌?
日前,一名兩歲男童因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導致嚴重肺炎,及後不幸離世。這是今年首宗死亡個案—連同這宗,本港今年已錄得共二十九宗感染個案,其中一人不治(至截稿為止)。再者流感高峰期將來臨,為免受雙重感染夾擊,家長應盡快帶子女接種預防疫苗。
肺炎球菌(Pneumococcus/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可以很輕微,像傷風感冒,但也可以十分危險。至今已發現有九十多種血清型肺炎球菌,其中較易引發嚴重病情的有十多種。主要經患者咳嗽及打噴嚏而產生飛沫,或接觸患者被這細菌感染的物件而傳播。潛伏期為一至三天,病徵要視乎身體感染部份而定。常見病徵與感冒相似,會有發燒、發冷、咳嗽帶痰、氣促等。
感染肺炎球菌能引致多種較嚴重的疾病,例如:中耳炎、肺炎、肺膜灌濃,甚至入侵性疾病,例如:骨髓炎、腦膜炎、敗血病等。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感染,特別是兒童、長者、抵抗力弱,還有呼吸道疾病患者都是高危人士。有些人沒有了脾臟,如因先天性遺傳病,以致脾臟過大必須割除;又或因意外內傷脾臟出血,要割除脾臟等,都會抵抗力低,容易感染肺炎球菌。這些人士必須接種肺炎球菌預防疫苗。
現時按照「香港兒童標準免疫接種計劃」,幼兒在兩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及一歲時,必須接種合共四劑十三價肺炎球菌疫苗。長者(六十五歲或以上)亦可透過疫苗資助計劃獲得資助。醫學界亦提倡長者以「左流右肺」方式接種,(即左手臂打流感疫苗,右手臂打肺炎球菌疫苗)。長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分十三價和廿三價。若接種當中一種,可於一年後接種另外一種。此外,在內地出生,或一向在內地接種預防疫苗的孩童,可能未曾接種過十三價肺炎球菌疫苗,需要補打,家長可帶同接種疫苗記錄向醫生諮詢。
打針雖然有點痛,但只要能夠身體健康,遠離病魔,更能培養孩子不怕困難、不怕痛的堅毅性格。小小苦楚又算甚麼呢?正如筆者所寫的〈肺腑之言〉,提醒家長及長者,注意自己身體,預防勝於治療。

〈肺腑之言〉
你說「去馬」保我一家,
教我對抗惡菌,打針嚴防;
你笑笑說,今有轉機,
精警決定,有智慧要拮針;
教我勸我,今我知曉,
告訴世界最好家家提防;
你笑笑說,因這疫苗,
無懼肺炎凶險,亦保安康;
增加免疫的記憶,想保護身體一世,
感激醫生的鼓勵,生命誠可貴:
謝謝大夫醫生,愛心忠告,
要管理好身體,預防勝於治療;
謝謝大夫天使,肺腑之言,
打針預防絕招,接受了安心笑。
讀者可在YouTube,找陳以誠醫生的〈肺腑之言〉,便可以聽到。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