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秋燥減少咳嗽
今年秋天十分乾燥,「秋燥」會是一個常見問題。由於秋季溫度上沒有夏天那麼高,人體沒有了夏季陽氣充足這個天然屏障,抵抗能力會相對較遜。那種溫度忽高忽低的氣候,更容易令人致病,例如:咳嗽、腹痛、泄瀉等問題。

寒氣始生
香港經常炎熱且潮濕,初秋交接時會先延續夏天的炎熱,但同時寒氣始生,每逢下雨過後,溫度便會逐漸地降下來。這種冷熱交替的情況,很容易使人感受外邪,如病位在肺,則容易感冒咳嗽;如病位在脾胃,便容易導致腹瀉。到了中秋過後,氣溫會漸漸下降,燥氣上升。而到了深秋,天氣逐漸轉涼,若受「秋燥」侵襲,此時會較容易出現乾咳,或伴有皮膚痕癢等問題。
案例分析
陳小朋友,四歲,每年秋冬時節反覆咳嗽而求診。望診見他面色青白,父母表示兒子經常感冒,轉季時容易咳嗽、哮喘發作。這類情況,中醫會從肺論治,經過中醫內在治理好肺臟後,體質改善了,肺氣提升,感冒、咳嗽次數便會減少。能配合戒食生冷,增加運動鍛煉會更加好。
兒童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稚陰稚陽未足」,疾病發生的本質,在於人體臟腑正氣的強弱,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若肺臟較弱的兒童,會容易出現呼吸道的疾病;而脾臟較弱的兒童,則會容易出現腸胃類型的疾病。肺常不足、抵抗力不好的孩子,就會體弱多病,經常感冒、咳嗽、哮喘、氣管炎、鼻敏感等。這些孩子調補後,可以預防疾病,增加抵抗力。在沒有感冒的情況下,可配合北蓍、黨參、鮮淮山等作調補。
甘涼滋潤
還有要帶出一點,父母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抗生素為孩子進行治療,因為濫用抗生素反而不好,如果需要使用,理應向醫生諮詢。外國一向不鼓吹濫用抗生素,因為他們明白這樣做會令細菌變得更具抗藥性,長遠而言對身體不利。長期濫用抗生素,可能會造成體內菌族失調,長遠逐漸降低了人體的免疫力,也是感冒長期反覆發作的因素。
秋季燥邪當令,「秋燥」就是個概念,也是病因。「秋燥」常規治療可用杏蘇散、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等。想減低「秋燥」對身體的影響,謹記乾燥天的飲食應偏於甘涼滋潤,不可太過滋膩,以免阻礙脾胃的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更應避免食用辛辣、煎炸食物,因其燥熱傷津,使乾燥更嚴重。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