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孩子作好開學準備(4)
就像小朋友A的情況,我除了為他選尋了有關「上學概念」的圖書外,更特意為他多選了三本關於認識及表達個人感覺和情緒的圖書。讓他嘗試了解和認識一下自己不同的感覺,跟他講解並說說各種「感覺」的讀法。與他翻閱圖書時,我除了配合自製的小教具圖示各種「感覺」表情外,更運用了我儲了多年的七情上面演戲表情,具體的為他演活了各種「感覺」。多管齊下的方法,除了要引起他的興趣讓他感到有所共鳴,從而與他建立信任關係外;同時亦慢慢的讓他學會更多簡單的詞彙,使他能逐步逐步對人說出自己的需要和感覺。
數天後,成果漸見。我看到他開始解開對人的防範,初現他微微的笑容,有時還會聽到他的聲音,開始與我、與別人說話,表達他的所需所想。

讓孩子認識「情緒」和「感覺」,有助於他們能好好與人溝通,表達自己。
我希望能提提各位照顧者,請別忽略孩子的個人情緒和感受。在某些情況下,不要以為每天迫令孩子上學,强行放下他在校園內,任意的讓孩子哭鬧,以為孩子哭久了、哭累了,便會收聲 ; 又或是像小朋友A的情況,讓他獨個兒面對,獨自體驗新環境新人新事物,便認為孩子們能理所當然的融入,以及適應新的校園生活。長期忽視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可能會引起不能預計的心理影響。
作為孩子的照顧者,我們應給予時間、大量的愛、支持和關懷。多加留意並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配合不同的方法或教具,為孩子多加解說。逐步解開藏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不同感受,聽聽孩子說說他們的心底話,並加以對應,建立互信及富有愛的關係。
《我的感覺》、 《我學會自己表達 》、《小鴨鴨肯說話了 》,都是能讓孩子認識及鼓勵他們嘗試表達自己的兒童圖書。
後記:在與沉默不語的小朋友A相處的時間裏,以及對他的家庭背景多加了解過後。發現原來只有三歲的他,有着不一樣的童年。他年紀輕輕已經歷因意外而痛失母親,被父親捨棄,只靠年老的嫲嫲照顧他。儘管嫲嫲很想教導及照顧孫兒,卻因年邁又抱着家醜不得外傳的包袱,對人歡笑背人垂淚,最終感到無力而爆發哭訴。社會上,實在有太多被忽略卻又急需我們關懷照顧的孩子,希望大家關心自己的孩子之餘,亦多加關懷身邊其他的小孩。



《我的感覺》、 《我學會自己表達 》、《小鴨鴨肯說話了 》,都是能讓孩子認識及鼓勵他們嘗試表達自己的兒童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