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只是歌手 馬浚偉
快將四十八歲的馬浚偉,自一二年離開無綫後,便成立了自家公司,既延續他的演員生涯,從電視劇跳到上舞台、電影;又因着自己的興趣開辦教育中心和咖啡工作室。
「我嚟緊仲會開電影公司,我啱啱先至reform咗我哋公司,????家有個新團隊、新形式去運作。我之後又會搞更多嘅project,同呢個社會有關,我想運用商業嘅價值,為呢個社會做番啲嘢。」
百足咁多爪,全因他的性格使然。「我好信奉multitasking,呢樣係我好鍾意嘅處事方法,我個腦嘅結構係咁,可以同時間專注好多唔同嘅嘢,所以大家見到,點解我涉獵嘅嘢會愈嚟愈多呢?我總係覺得,人生活喺地上,如果嗰樣嘢係會令你開心、你願意嘅,就盡量去做啦!
「當然,好多嘢我唔係為錢而做嘅——我唔係唔要錢,我都要賺錢o架;但係錢,係唔會迫使我做任何嘢,只要我足夠嘅時候,我就會去開拓一啲新嘅嘢出嚟。」
「新嘅嘢」應該包括本月底舉行的首次個人演唱會《Dream Big》。「好多觀眾都搞錯咗,以為我只係做電視,其實我當年係出咗三隻唱片,先正式拍電視劇o架!
「呢三、五年,大家睇到我做電視之後,轉戰咗舞台,跟住又轉戰埋電影;既然我連舞台同電影都做,我冇理由唔做音樂o架,始終,唱歌先係我最老本行喎。」
要是認真計起來,馬仔其實已唱了超過三十年歌。

十八區
馬仔早於中學時期,已開始經常參加歌唱比賽。「一路返學、放學、做part-time,一有時間就去參加歌唱比賽;就算我中五畢業出咗嚟社會做嘢,我都係不停參加。我嘅性格就係咁:唔怕輸,但係我鍾意贏!我參加歌唱比賽,唔覺得一定要攞到冠軍,反而慢慢係變成咗一種享受。」
那個八、九十年代的歌唱比賽,社區中心、酒廊、酒吧、卡拉OK都是戰場,而叫馬仔最熱忱參加的,則是較大型的《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我由細到大都係住深水埗區,但係我區區都有參加,嗰陣你報名,冇人會查你,冇所謂o架,所以大家喺南區、西貢區、新界區,都會見到我,哈哈哈!」因着這個「十八區」歌唱比賽,更讓他成世人第一次上電視。「我唔記得係九一定九二年,喺亞洲電視播嘅,主持人係安德尊同盧希萊;我唱李國祥嘅〈摘星的晚上〉,代表港島南區,但我仲係住喺深水埗嘅,哈哈哈!不過最後我都係輸咗。」
至於當年另一個更大型的新秀歌唱比賽,他亦曾報過名。「不過我入唔到圍咋嘛,冇嘢o架,我面皮好厚,咪繼續參加囉!」

少年時代的馬仔,和他摯愛的母親合照。「我由中學開始,已經成日參加歌唱比賽,『十八區』嗰個,我區區都參加過,哈哈哈!」

本月底,馬仔將會舉行他入行廿六年來的首個個唱。「《Dream Big》係我公司嘅slogan,我想宣揚俾大家嘅理念,就係dream big and stay humble,夢想要夠大,做人要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