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店的配角更動人
灣仔修頓球場對面的永華麵家,一向是我吃雲吞麵的重點店舖,但去到永華,除了雲吞、水餃、豬手和都幾貴的蝦子柚皮之外,很想吃的還有酸薑皮蛋。不少粥麵店都有皮蛋酸薑,而皮蛋只要入貨的皮蛋靚,選用鮮嫩的無渣子薑,其實不必多做工夫,彼此的水準不會有很大的差異。
永華賣的不僅是皮蛋酸薑,還墊上刨成薄條的鮮椰子,於是吃皮蛋時除了夾一片子薑外,還加一條鮮椰子片,就好像施了魔法,口味跟其他店子的大不相同。不是永華標奇立異,我小時候已領教過這種配搭,一直記在心上,但後來的麵店都不用椰子了。

究竟加椰子有幾煩?成本增加多少?我不懂做生意,不識計數,但工夫未必多,因為我近年見過賣椰子的老舖,有已刨成薄片的現成鮮椰子條,當然這類舖頭已買少見少,將來有人結婚想行傳統儀式搭兩個椰子,不知道往哪裏找。
人在中環,吃雲吞麵的好店不少,羅富記吸引人之處,除了新鮮的白灼豬雜之外,我更喜歡吃小欖炸魚球。鯪魚球要有鮮甜魚味,大前提須用新鮮鯪魚肉,有人落柯打才落油鑊炸。一定要現炸現賣,因為剛炸好的魚球必定脹卜卜,一旦冷卻便會縮細及現出皺紋,據說有些店子出蠱惑,炸好一批,有客人要吃時便放落油鑊翻幾下,這種翻炸魚球的肉質結實得多,永遠不及即炸的軟滑。

羅富記的鯪魚球,隨碟附上一小碟的蜆蚧,亦是最能體現最正宗的中山小欖口味。我覺得沒有這碟仔蜆蚧,一整鯪魚球不如不吃。有人怕蜆蚧不乾淨,尤其是怕有染上肝炎,但做得好的蜆蚧應該沒有問題的。此店的蜆蚧按足傳統用淡水蜆仔,用陳皮、薑絲、肉桂,加大量汾酒浸醃而成。
我會在熱辣辣脹成乒乓球似的魚球上,用筷子插幾個窿,一來是加速散熱,因為鯪魚球內裏散熱極慢,一不留神咬下去,會燙至舌頭味蕾全失去感覺;二來是讓蜆蚧連酒汁滲進去,吃起來特別滋味。
如果在銅鑼灣的何洪記,除了盯着它的乾炒牛河之外,吃及第粥或水餃麵,都會叫一碟爽脆魚皮。這種魚皮是我自小在旺角的富記粥品吃慣的。有人以為這是全生的食物,加上淡水魚表皮容易帶菌,實情是這些鯇魚皮用梳打水浸過,再拖滾水,淋上熟油加薑葱,送上枱客人可澆點豉油。

我很喜歡它的爽脆口感,同時也喜歡伴上生薑絲和生葱花的辣喉感覺,我一個人要吃一碟半才夠喉,但吃過這碟魚皮,大半天的口氣會很重。
雲吞麵店不一定只鍾情它的麵,把眼界開闊一點,有些配角可能才是引起食慾的原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