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金融改革機遇 朱李月華
隨着上海等內地城市的崛起,有人擔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將被取代,不過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卻絕不認同,她認為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非競爭對手,而是「優勢互補」,若能把握國家新一輪的金融改革,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可以進一步提升。
朱太的成功,正是懂得把握機會。她在美國大學畢業後,本着對中港前途的信心,九二年回流發展金融事業,抓着中資企外闖潮的機遇,最終成為本港數一數二的女富豪。
朱李月華寄語年輕人,抓緊香港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以及在沿線地區與中國內地之間扮演的角色,定可創出一片新天地。

談到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朱李月華笑言腦裏浮現很多令人動容的畫面,她說道:「好像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香港即將回歸祖國懷抱,我也跟其他香港人一樣,收看着電視直播回歸儀式,心裏感到莫名感動,感覺上就好似孩子再次回到母親的懷抱一樣。另一個印象難忘的畫面,是神舟五號成功升空,這是中國第一次載人的太空飛行計劃。
記得當年,人人都成為中國太空人楊利偉的粉絲。當然,最令全國人民興奮的壯舉,必定是○八年,中國成功舉辦世界矚目的北京奧運,當中的開幕式上體操王子李寧空中奔跑燃點火炬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正是這份中國情,讓曾在美國居住多年的朱李月華,決定當一個海歸派。
八十年代,朱李月華畢業於美國金門大學,取得管理學士學位,並在當地發展了一番事業,然而其後卻與修讀會計的丈夫決定回港創立金利豐證券,從此在金融證券行業打拼。「好自豪九二年決定回流香港,回到屬於中國人的地方。只要曾經於外國居住,就會明白香港很好。」朱太堅定的說,如果再選一次,還是會選擇回流香港。
香港跟美國,無論在市場、文化和做事方式等都大不同,回流的朱李月華需要重新適應。當中更遇到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她迎難而上,秉承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營商宗旨,終於讓其創立的金利豐證券行在港站穩陣腳。

朱太偕夫朱沃裕在○八年到北京欣賞奧運會,最難忘體操王子李寧點火炬的畫面。
在九十年代,內地國企紛紛「走出去」,選擇來港上市,為香港的證券市場和金利豐帶來了龐大機遇。多年來,朱李月華指伴隨內地高速增長,不少當年的客戶,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型企業。而作為保薦人或者投資顧問,自己有如一位母親,看着子女成長,着實有很大的滿足感。
然而,讓她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的國情和商機的時刻,卻是九七後的金融風暴。朱李月華回憶道:「還記得九八年金融風暴過後,我與公司團隊為了投行業務,每個月要往返內地與香港多次,接觸很多的客戶,這些年幾乎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回想當時,雖然非常忙碌,但讓我對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發展方向,甚至投資者的投資習慣,都有一定的了解,亦贏得不少客戶的信任,使集團在大風大浪中仍站穩陣腳,業務漸漸上軌道。」經過多年的努力,近年金利豐在處理包銷、配售及併購項目的數量,均在香港證券市場中名列前茅。
本港擁有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同時背靠祖國,朱李月華認為,中港融合對本港的金融市場甚為有利,如QDII、QFII、中國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以及「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推行,已利及金融業的發展。

朱太熱心社會公益,○九年向保良局旗下幼稚園捐款,並正名為「朱李月華幼稚園暨幼兒園」。
抓住機遇融入改革大潮
一八年六月起,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更是一個重要里程碑,除了反映內地政府對市場改革的成效,對國際資金布局亦有重大影響,可吸引更多資金流入A股市場。朱太表示如果年輕人有心在金融界發展,必須抓住這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新一輪改革大潮。
另一邊廂,上海等內地城市的崛起,讓不少人擔心到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會被取代,然而,李朱月華卻有另一種看法:「我認為內地資本市場,近年發展絕對是一日千里。時至今日,中港資本市場其實早已是密不可分,唇齒相依。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優勢互補,而不是競爭關係。」

隨着「滬港通」和「深港通」實施,令內地投資者有機會利用港股通,投資名單內的股份。

在齊惜福慈善籌款晚宴上,朱太大展廚藝,親自烹調蟹肉燕窩羹,成為當晚籌得最多善款的環節。
她續說:「如隨着『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實施,內地投資者有機會利用港股通,投資名單內的股份。另外,如去年本港引入『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準則,已經吸引到兩家大型內地科網企業,包括小米,以及美團點評在香港上市。我認為在可見的未來,會吸引到更多內地,甚至全球的大型獨角獸企業來到港上市,締造更多商機。」她認為,下一步香港若想在金融市場上有進一步發展,必須抓緊國家「十三五」規劃發展,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等發展戰略,以建設出「一帶一路」金融網絡。

朱太的主力做金融業務外,亦有經營名貴鐘表生意。
自小關注國事
朱李月華雖然早年跟隨家人移民美國,但作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香港人,她自言自小已對國事十分關注。
她淡然道:「當年在海外求學,正值祖國改革開放的年代,令我最難忘的事,是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先生倡議的『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改革開放』引入國外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制度,解放龐大的農村生產力,隨着農業和工業現代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購買力顯著提高,金融市場發展更加是一日千里,變成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

身為全國政協的朱太,在赴北京開會時於人民大會堂前留影。
她指出,現時中國已躍身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以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軍事、民生、科技領域上的成績絕對是有目共睹。與此同時,鄧小平所提議的「一國兩制」多年來不但成就了香港,讓其成為了國際金融中心。
朱李月華認為,建國以來有不少人物都是值得尊重和仿傚,「最令我敬重和欣賞的人物,首先是總結中國歷朝革命經驗,成功革命建立新中國的毛澤東,他令中國人民站起來;第二位,就是總結中國人艱苦奮鬥智慧,着力發展經濟的鄧小平,他吸收了外國工業革命經驗,推動改革開放,令中國人民富起來;第三位,就是使中國人民強大起來的習近平主席,他在經濟穩定發展下,提倡科技發展丶反貪倡廉,帶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隨着一帶一路、大灣區發展藍圖的推進,中國的發展有望提升至一個新的台階,朱李月華指,感到身為中國人,有着無比光榮。

朱太認為香港如想在金融市場上進一步發展,可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的發展。

朱太在政協會議上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