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響生命 鄺美雲
「用生命影響生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是鄺美雲為香港義工聯盟主唱的主題曲〈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歌詞,也是其做人處世的其中一項座右銘。現任港區省級政協委員會會務顧問、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另有不能盡錄的公職在身,還要兼顧珠寶事業,她仍致力為祖國,推動扶貧助弱的工作。
「我一直相信扶貧先扶智,所以〇三年起,便開始援建學校。年輕人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日後就是靠他們貢獻國家。能為年輕人、為國家出一分力,我非常感恩。」
由香港小姐到著名歌手,搖身一變成為擁有個人珠寶品牌的企業家,再進軍政界,從江西省政協委員,到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一步一腳印,義不容辭協助推動教育政策,為建國七十載的新中國,繼續注入更多動力。

在細說協助新中國的教育發展之前,坐在自家珠寶品牌「Cally K Jewellery」辦公室的鄺美雲表示,對祖國建設的成果感受最深的兩項,非高鐵香港段通車,跟港珠澳大橋開通莫屬。「我祖籍珠海斗門,生於香港、長於澳門,由居於澳門的外婆湊大,至十歲時才返港生活。所以這兩項基建的完成,令我非常開心。
「我生於六十年代,那些年要往返澳門,沒有飛翼船,要坐大約五小時的大船,還要坐『臥鋪』,睡的是碌架牀,我姨母就帶着我,睡一個『臥鋪』。很多人,包括我外婆、姨母也選擇乘夜航班次,午夜上船,到清晨五時就抵達澳門,不會浪費時間,但可想而知路程有多累。」

小時候被居於澳門的外婆帶大,鄺美雲指她曾跟姨母,乘坐往返港澳的大船,行程長達五小時。
橋樑拉近心的距離
多年下來,來往澳門已有噴射船,即使鄺美雲要返家鄉斗門省親,也可乘坐舒適的客船,但也不及經港珠澳大橋那麼有效率。
她呷一口鴨梨茶興奮地說:「以前回鄉,由香港坐船要差不多四小時,坐車也要三個多小時,現在經港珠澳大橋,一個小時左右便可到達,省卻不少舟車勞頓帶來的疲累。
「現在我非常享受『一小時生活圈』帶來的便利,而且這樣為整個地區,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從更深層看,亦令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更加親密。雖然現今科技發達,就算足不出戶,也可透過社交軟件與人交流,但虛擬跟真實始終有一定差距。只有面對面溝通,才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心繫祖國,鄺美雲近年投入為家鄉出力。一七年九月,她接任香港珠海社團總會會長後,更見務實。「因為公職,令我可帶領和參與不同社會團體實地考察、經貿文化交流,見證到祖國發展的同時,也令我感到搭建香港跟內地的交流平台,對團結凝聚鄉親的重要性,於是我便積極籌備購置永久會址。
「在得到珠海市委市政府、第四屆執行理事會成員等的大力支持,香港珠海社團總會的永久會址,終於在去年十一月正式落成,建基立業才更見凝聚力。」


〇三年,鄺美雲首次參與援建,就是在江西「佛光如悅第一小學」,踏出於祖國助學的第一步。
善用智慧替愛開墾
要凝聚人民力量,不僅局限於硬件的建基立業,軟件如援建助學,同樣重要。所以,鄺美雲早於〇三年開始,在內地資助興建了五十七所學校,當中包括四十八所小學、六所中學、兩所農民工技能培訓學校,及一所「江西省鄺美雲青少年活動中心」。
十六年下來,數以百萬計的學童受惠,而她談及如此壯舉,謙遜地表示只因善念。「我一直相信,教育是助人脫貧的基礎,有謂扶貧先扶智。機緣巧合下,〇三年我於西方寺,遇上一位江西省教育人士,向我講述當地永修縣的辦學情況,指學童們面對求學困境,問我能否幫助援建校舍。孩子在安全的校舍內求學是必須的,我便欣然答應。」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合唱大匯演,鄺美雲為表演嘉賓之一,於台上獻唱〈用生命影響生命〉。
那一年,鄺美雲於永修縣雲居山下,援建第一間學校「佛光如悅第一小學」,作為她的第一步。「同年我穿山越嶺,去到寧夏固原,到埗後才知道,當地的家庭平均收入只得人民幣三百五十元,小朋友更沒有鞋穿,但他們仍赤腳步行一個多小時,為的就是上學。這堅定了我助學的決心,除了江西,之後我也援助了安徽、四川、河南、甘肅、山西、山東、湖北、重慶的學童,同時傳達『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精神。
「在高等教育上,我捐贈河北燕山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助學金外,每年我也資助江西南昌大學的貧困學生,並會親自到訪學校,跟學生們交流,年年如是。年輕人是我們未來的希望,要培養他們的品格,日後才能貢獻國家。」

鄺美雲於今年三月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期間,提出《關於達至扶貧目標的建議》,支持國家扶貧助弱的工作。
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雖然鄺美雲的日常職務繁重,但為了助學,她可以去到盡!最高紀錄於六日內,走訪五個省七個城市九所學校,風塵僕僕,為的就是跟孩子、學生面對面交流;為了在援建的學校題詞,她還練得一手秀麗而挺拔的書法。
「當時我特意到香港城市大學研修書法,掛在辦公室內的《心經》,是我修畢課程時的作品縮印版,原版足足有兩米長呢!這也是我給予自己學習的良機,是助人自助的過程吧!」

投入為國家建設更完善的教育外,鄺美雲對自己的珠寶品牌經營,也親力親為,早前她就為珠寶展,全情投入。
十六年來,鄺美雲身體力行跟學童交流外,自她於一七年當選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後,為教育也繼續盡心盡力。「在今年兩會上,我的建議中,其中一項就是重視教育於扶貧攻堅中的作用。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一七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更有45.7%,比世界的最高平均水準高出近10%。這樣,才能培育出兼備知識與智慧的人才,不停為國家發展出力。」

一八年港珠澳大橋開通,鄺美雲(中)自然有親自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