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弱小兒易患汗證
小兒汗證是指兒童在安靜狀態下,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而汗出可分為自汗和盜汗兩大類。自汗是白天在安靜狀態下,或稍作活動即大汗淋漓,多是陽虛;而盜汗則是指在夜間睡眠時汗出,醒後汗止,多是陰虛。
汗證以嬰幼兒和學齡前的五歲以下的兒童多見,體質虛弱的兒童容易出現汗證。

正常出汗
汗是由皮膚排出的一種津液,汗液可潤澤肌膚,調和營衛,清除污穢。中醫認為汗是由陽氣蒸化變津液而成,若陰陽氣血失調,營衛不和,衛陽不固,腠理開闔不利,汗液便會外泄。
而小兒本身形氣未充,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外界因素或生理性而出現的出汗,並不屬於病態。外界因素是指因天氣炎熱、衣服過暖、進食過急、劇烈運動、受驚後而出現的汗多;而生理性汗多是指,小兒入睡時頭額部的微汗出,並無其他不適,飲食五常,精神活潑。這是因為小兒是純陽之體,清陽發越而出現,這是常態。
四類辨證
中醫對小兒汗證的辨證分型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氣陰不足 表現:以盜汗為主,也常伴有盜汗和自汗同時出現,汗出較多、心煩、睡眠少、身體虛弱、精神差手足心熱、口渴、唇乾。
肺衛不固 表現:以自汗為主,或伴盜汗,以頭頸、肩背出汗明顯,活動時加重、面色白、手足欠溫、容易感冒。
脾胃積熱 表現:汗出以額和心胸明顯,皮膚表面熱,汗味重、衣服染黃、口渴、口臭。
營衛失調 表現:以自汗為主,全身出汗而身體不溫熱,怕風,時有低熱,精神疲倦,胃口不佳。
六大注意
●妥善照顧兒童,防止受寒,也勿穿得過熱。
●運動要適量,多曬太陽,增強體質。
●出汗後,應用乾毛巾擦乾,不宜坐卧當風。汗出較多的兒童,可墊紗巾或毛巾於背部,防止感冒。
●避免進食過寒涼、辛辣熱性的食物。
●注意兒童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造成汗出。
●室內溫度要適中。
酸棗仁黃耆白朮 麥冬五味子湯
現為大家介紹這款酸棗仁黃耆白朮麥冬五味子湯,可以改善小兒汗證的情況,均適合以上四類證型的嬰兒:
材料:酸棗仁12g、黃耆10g、白朮15g、麥冬6g、五味子6g、枸杞子102g、瘦肉50g、生薑1片。
做法:先將材料洗淨,加水武火煲10分鐘,之後以文火煲1-1.5小時即可。
功效:酸棗仁有寧心安神,養肝、斂汗的作用;麥冬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作用;黃耆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的作用;五味子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養心的作用。枸杞子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
總結:這款湯水具有寧心安神,固表止汗的作用。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