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粵劇 一試便愛上

說到粵劇,許多人認為只有爺爺嫲嫲那一輩會欣賞,其實小朋友亦能撐起一片天!由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查篤撐兒童推廣計劃」讓一眾幼稚園及小學生從「好玩」的角度認識粵劇,在生活裡滲入中國傳統文化,培育良好品格。創辦人兼藝團總監馬曼霞和參加有關計劃的怡寶中英文幼稚園校長鄧艷嫦亦對計劃讚口不絕,琅琅上口的歌詞更是讓父母親笑逐顏開。

小朋友最期待於每年一度舉行之查篤撐兒童粵劇節中踏上台板,粉墨登場,馬老師指台上演出有助學生增強自信。
媽媽好,晨昏管教,關懷至上…」這是由粵曲《二黃煞板》譜上新詞的《媽媽好》,光說曲名大家未必知,一響起旋律,卻是耳熟能詳。馬老師笑言,曾經有媽媽聽到小朋友在家裡對着自己唱,甜到入心,「小朋友對粵劇其實毫無概念,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填寫生動易上口的歌詞,他們就會覺得很有趣。粵劇滿足到小朋友貪玩、貪靚的心態,我可以肯定說,接觸粵劇後,十位之中有七位是打從心底裡喜歡,在課堂或日常生活裡滲入品德教育,推廣粵劇,這是我們想要做到的事。」計劃來到第二年,在七月時舉辦的第五屆查篤撐兒童粵劇節,參與人數比去年大增超過30%,其中最令馬老師感動的,是三代組成的隊伍同台演出,不少父母及祖輩對粵劇是零基礎,要孫子教上一代,除了訓練自信、領導才能,三代同堂的畫面更是無價之寶,是留存一生的回憶,並促進長幼共融。

(右起)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的藝團總監馬曼霞和參加計劃的怡寶中英文幼稚園校長鄧艷嫦都深信粵劇能為小朋友帶來正面影響。
談到未來願景,馬老師和鄧校長不約而同地希望粵劇能植根校園,普及粵劇文化,拓展觀眾群,馬老師說,「許多人將粵劇視為獲取獎項、名成利就的渠道,而忽略粵劇有鍛鍊語文能力、個人性格的成長、培養良好性情的特質。我們以粵劇為工具,借舞台作教室,借助粵劇的多元性去推行兒童教育工作。」校長續指,幼稚園裡有不少非華語學生,透過節奏輕快的改編粵曲學習語言,中文進步神速,連家長都嘖嘖稱奇。兩位均表示,未來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學校參加,將粵劇融入教學之中,讓粵劇的文化得以傳承。

雖然粵劇培訓班內容較為刻苦,學員卻非常乖巧,馬老師認為讓小朋友愛上粵劇,就不會覺得苦。

馬老師對學生疼愛有加,每一個動作、聲線語調都耐心指導,小朋友學得不亦樂乎。
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7年起,捐助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推行為期三年的兒童粵劇推廣計劃。計劃為幼稚園及小學生提供一系列粵劇推廣及教育活動,包括比賽和大型演出,亦為教師提供培訓。計劃期望加強學生對粵劇藝術的欣賞和興趣,並透過兒童粵曲促進長幼共融,同時加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網址:www.chadukch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