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交所成績表不太理想
港交所(0388.HK)上周公布了2019年度的中期業績,我詳細看了之後,覺得這份業績報告,不算十分理想。
可能你會反駁:港交所半年股東應佔盈利,從2018上半年的50.4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2.05億元,增長金額1.64億元,按年增長率為3.25%,都算是有點升幅啦,不算太差吧?
要分析港交所的業績,我們不能單看一個整體綜合的盈利數據,要仔細看分部收入才行。從半年財務報表可以看到,港交所在業務分部的主要收入,大部分都是下跌,增長全靠「投資收益」從13.00億升至21.42億,「投資收益淨額」從7.95億增長至15.19億,按年金額上升7.24億元,彌補了業務收入出現的跌幅。
當然這些投資收益,並不可能每年都保證增長。如果沒有這7.24億元的幫助,港交所在2019上半年的盈利,估計要下跌一成以上,因為在眾多的分部業務,基本上都是下跌為主,「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從33.34億跌至29.40億元,跌幅高達11.8%,當中股本證券跌19.5%、衍生權證及牛熊證跌14.1%、期貨及期權合約跌3.2%、LME業務跌6.9%。
港交所表示受市況疲弱影響,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額大跌23%至979億元,所以收入才會下跌……看見這個數字之後,我就更加擔心了:看一看近日的市況,哪一天有九百多億的成交額?港股在七月份的成交額,平均每日只有687億元,較上半年979億減少接近三成,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港交所在下半年的交易收入,豈不是要較上半年再跌三成?

社會動盪的情況短期內較難解決,港股成交量可能會繼續萎縮,IPO數量也會減少,導致港交所收入下跌,情況並不樂觀。
至於IPO收入方面,「聯交所上市費」輕微從8.55億跌至8.47億,但看目前的香港社會動盪的情況,示威活動很難在短期內解決,傳聞阿里巴巴已考慮推遲香港上市計劃;除牌新機制原定在八月一日執行死刑,雖然當天港交所沒有將數十隻符合資格的停牌股份立刻除牌,但很大機會在下半年開始執行,這將嚇怕一些準備上市的公司,再三考慮是否繼續上市;收緊借殼上市的新規定,將於今年十月一日生效,限制上市公司不得在控制權變後的三十六個月內,建議將其全部或大部分原有業務出售或作實物配發,這將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減少IPO新股的上市數量。
在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上半年金額為5.08億元,按年升39%,其中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額按年增加59%,滬股通日均交易額235億元人民幣,深股通升至20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幅超過一倍,是一個頗為理想的升幅;不過對於整體收入來說,仍不可能彌補香港業務的跌幅。
面對香港業務的下跌,港交所將會點做?暫時看見只是增加一些新產品,例如計劃在九月十六日推出每周恒生指數期權,以及與騰訊、工行等合資推出名為「富融銀行」的虛擬銀行,但這些招數對短期收入的影響不大,不可能挽救業績下跌的劣勢。
對於港交所在下半年的業績,我是比較悲觀的,社會動盪的情況短期較難解決,港股成交量可能會繼續萎縮,IPO數量也會減少,導致港交所收入下跌,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