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老作有理 2019 年 08 月 23 日

林作

讀過哈羅公學、牛津、港大,是一位前大律師,可能是娛樂圈學歷最高嘅人,好認真咁滲透住濃濃嘅膠味同不可解釋嘅幽默。

約翰遜 值得港青學習

約翰遜(Boris Johnson)是英國的新一任首相,其實,我不明白為甚麼只是翻譯他的超級「行」的姓,而不是他更有特點的鮑里斯名字。筆者人生的最大偶像就是他,而他的最大偶像,則為筆者的第二大偶像,我中學師兄邱吉爾。
無意在這裏發表政論,也沒有必要在這裏詳細介紹他(我對他足足研究了十年)。我只想針對他一點十分值得香港時下年輕人學習的特點,以及他這個特點的由來—歇斯底里的樂觀自信。Boris在英國是一個評論兩極化的人,但是在政治界裏唯一一個十足明星的人。
當年,他由於頻頻亮相節目而成名(《Top Gear》為人熟悉,他也應該是唯一一名政客上過,而《Have I Got News For You》他是常客,這節目讓他「入屋」);而觀眾喜歡他的原因,是他的那種不知道自己在哪裏,在做着甚麼的感覺。最經典的例子,是他在後者的節目上好比掩飾的讀着鏡頭後的大字報,而由於工作人員一早知道他毫不準備的習慣(據說,他當日真的六點開始錄影,他六點正才到),給他準備了重複的字句,導致他連番重複講話而出洋相。

約翰遜最值得香港時下年輕人學習的特點,就是那種歇斯底里的樂觀自信。

 


換作是香港,他可能被觀眾恥笑了很久;但是,他在英國如此的表現,卻被觀眾熱捧到成為了明星。
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在伊頓公學時,他曾經為宿舍演出莎士比亞劇時,沒有背好台詞;而將劇本台詞貼在了舞台上左右兩邊的柱子上,然後他左跑右跑地去邊看台詞邊演出。台下的觀眾是笑翻了,老師們卻不大滿意。
我一直有教英文,接觸許多香港的學生。面對着時下的社會環境,很能體會學生們的那種無力感。我們每個人都太渺小,或許不能改變甚麼。但是,看着一些如此大人物,其實對待生活、對待生命,有着一種隨意感,一種只要勇於面對就能找到個出路的感覺,是讓我自己釋懷的。
過去兩個月,聽着他在每個禮拜幾次的競選活動中,做訪談時那種明顯沒有過多準備,反倒是依賴於隨機應變的風格,我不斷的提醒自己: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