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三角》的深夜
「這些樹每兩至三天就要割一次,每天大概要割二三百棵。」十四歲已輟學,日間當研究隊臨時翻譯的小玲,邊說邊有節奏地拿着銼刀在橡膠樹皮上斜劃圈,白色橡膠樹乳汁即順着刀痕流進已綁好的木製小碗裏。橡膠樹收採工作利潤高但卻很受環境影響,汁液遇到太陽會凝結,在雨天又會隨着雨水流失,因此工作只能在三到十一月、晴天、清晨的兩點到五點。那夜凌晨二時,小玲帶我到她晚上做兼職採收的橡膠樹林參觀。
這些中寮邊境的村落因為天氣炎熱,除了少數務農的老村民外,年輕人大多在休息睡覺,日間都顯得十分蕭條。入夜氣溫下降後,才會變得熱鬧。村民都會集結在村口公路旁的「士多」飲酒及賭錢。而過了凌晨時分,一些像小玲的年輕人會三五成群駕着電單車到這金三角地區附近的橡膠園工作。
「打算一直做橡膠園的工作嗎?」我問小玲。收採工作日夜顛倒,容易受傷又要面對蛇鼠蚊蟲,還會接觸大量農藥,似乎不能當是終身職業。小玲從十一歲開始工作,三年間已被毒蛇咬了三次,皮膚過敏及手背上有多處刀傷。
「沒有想得太多。既不想離家又不想糾纏於這地區複雜的工作關係網絡。反正夜間工作也不錯,需要時可以繼續日間工作或上學,又不怕紫外線曬黑。我夢想是儲錢在網上開賣化妝品!老師,如果你們可以教怎開網站經營生意,應該更能改善我們這代人的健康風險和生話質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