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杏林手札 2019 年 07 月 02 日

李沛然

李沛然醫生,心臟科專科醫生。

傷心真傷心

「傷心」似是一個普通不過的詞彙,其實隱含了古人的醫學智慧。因為當人悲傷、難過時,的確有機會損害心臟。

早前,六十八歲的嚴女士(化名)突然胸痛及氣喘,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急症室。入院後,她先接受心電圖檢查,結果有異。醫生擔心她患上冠心病導致的突發性心肌梗塞,於是再安排心導管檢查,但檢查反映她的心臟血管正常,並無阻塞,排除了冠心病的可能性。不過,在另一個造影檢查中,就發現她的左心室尖端膨脹,有如漲滿的氣球。醫生綜合臨床徵狀及影像檢查結果後,判斷她患「心碎症候群」,又稱章魚壺心肌症。

醫生其後簡單了解嚴女士的背景,才知道她的丈夫在數周前離世,推斷她的心臟異常源於對老伴的思念。根據醫學文獻記載,心碎症候群可由情緒或身體壓力誘發,除了如嚴女士般,因親人離世而「傷心」外,也有個案在病發前經歷大喜大悲、中風、哮喘、手術或化療。

目前,醫學界仍未確切明白心碎症候群的病理,但從過往個案中發現,情緒和身體壓力都有機會影響血管收縮和微絲血管的血流,並刺激腎上腺素分泌,或會損耗心臟肌肉,甚至令心臟肌肉壞死。

心碎症候群一般可在兩至三個月後康復,心臟功能大多完全回復正常。但要注意的是,此症或引致類似急性心肌梗塞的徵狀,也可能導致低血壓、心律不整、心室撕裂等可致命的併發症。因此,如突然出現心口痛、氣喘、心跳過快或紊亂等徵狀,必須盡快求醫。

若患者出現以上徵狀,醫生會按情況安排心電圖、心臟超聲波、心導管檢查等,先排除冠心病,再觀察心室形狀,才能確診心碎症候群。心碎症候群並無直接治療藥物,但可根據徵狀和併發症處方支援性藥物,例如患者出現心臟衰竭徵狀的話,或需使用去水丸和維持心臟功能的藥物;若患者血壓過低,則可能需要使用強心藥。

至於個案中的嚴女士,她在確診患心碎症候群後,遵從醫囑服用支援性藥物,數天後徵狀已大為減輕。一個月後,她回醫院接受心臟超聲波檢查,當時她的左心室已回復原狀,心臟功能亦完好無缺,無需繼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