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杏林手札 2019 年 06 月 11 日

周國安

周國安醫生,眼科專科醫生。

老年黃斑病變

所謂老眼昏花,不無道理。隨着年紀增長,視力漸減幾乎是必然。相信港人對老花、白內障都不會陌生,此兩者之外,尚有老年黃斑病變,影響長者的眼睛健康。

七十歲的林伯(化名)身體狀況良好,沒有長期病患,是「行得走得」的長者。然而在一年前,他頓感右眼視力有異,眼前景物突然放大縮小、扭曲變形,他原以為是休息不足所致,但經過數星期後,視力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模糊,連電視都看不到。家人於是帶他求診。

林伯的視力轉變,正是黃斑病變的典型徵狀。黃斑點處於視網膜中央附近,是感光細胞最密集之處,負責中央視力,助人清晰分辨景物的細節和顏色。當黃斑點產生病變時,焦點視力便會下降,甚至視野中央發暗,視物變形扭曲,也可能難以分辨顏色。

隨着年齡增長,黃斑病變的風險相對增高。老年黃斑病變是最常見的黃斑病變,又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類,前者感光細胞會逐漸退化,病情演變較慢,徵狀較輕微;至於後者,由於有脈絡膜血管增生,容易出血、滲漏,甚至形成疤痕,徵狀較劇烈,嚴重可在數周內摧毀中央視力。

要確診黃斑病變,除了問診和一般眼科檢查,醫生亦會按患者個別情況,安排眼底熒光造影(FAG)、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靛氰綠造影(ICG)等檢查,觀察眼睛血管結構、找出病變位置,以及判斷病變組織的厚度等。經過詳細檢查後,林伯確診患老年濕性黃斑病變。

乾性病變暫無有效治療,患者可服用抗氧化維他命丸、佩戴太陽眼鏡等,減慢退化速度;濕性病變的治療較多,目的均為針對脈絡膜血管增生。過去十多年,光動力療法(PDT)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Anti-VEGF)逐漸普及。

進行光動力療法時,醫生先透過靜脈注射感光劑,待感光劑聚集在增生部分,再使用非熱能紅光將其激活,就能堵塞不正常增生的血管。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則用於眼內注射,有助抑制血管增生和滲漏控制病情。應注意的是,即使接受了以上治療,病情仍有可能復發,需要重複治療,或結合兩個治療方法使用。

林伯確診後,醫生為他安排為期三個月的療程,每月注射一次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其後出血情況得到緩解,右眼視力也恢復了九成,可暫停治療,定期觀察。惟半年後,他的視力轉差,檢查證實是血管滲漏所致,須再次注射針藥。由於藥物價格高昂,已退休的林伯難以負擔,醫生轉介他至公立醫院繼續治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