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拆細有得炒 撞正百威上市觸礁 馬雲千億抽水現暗湧
馬雲的阿里巴巴(BABA)本周一在美國舉行股東大會,市場估計其股份「一拆八」大計將會通過,為下半年殺回香港上市掃除障礙。
美國不少當紅科網股亦曾經拆細。例如蘋果(AAPL)、Alphabet(GOOG)前身谷歌、eBay(EBAY)等,拆細後股價一度炒到飛起。香港股王騰訊(0700)一拆五後,累積升幅更超過兩倍。
今次輪到阿里拆細,自然惹來市場憧憬會有一番炒作。阿里近日因主要股東Altaba(AABA)前身雅虎要沽清手上持股而受壓,無疑造就買貨時機。而在美國大炒特炒的「雲」概念,已成為阿里的核心業務,遠遠跑贏死對頭騰訊。不過,馬雲今次撞正啤酒股王百威(1876)上市觸礁,其千億抽水大計頓現暗湧。

阿里巴巴創辦人 馬雲
拳擦掌準備回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於美國時間本周一在當地舉行股東會,當中會表決股份一拆八。若然得到股東支持,將於一年內正式拆細股份。不過,市值達五千億的百威上市臨門「撻Q」,市場又傳出本打算集資一千五百億的阿里因應市況被迫削減一半集資規模,令馬雲的抽水計劃出現暗湧。
按照阿里官方的說法,拆細股份是希望增加未來集資的靈活性。部分股民則憧憬拆細可以降低入場門檻,吸引更多投資者炒起股價。原來不少美國當炒科網股,拆細後都曾經炒到飛起。例如蘋果一四年一拆四後,至今升了一倍有多。Alphabet前身谷歌和eBay等,閒閒哋都升了接近一倍。
今次輪到阿里拆細,自然惹來市場憧憬會有一番炒作。其實美股目前最低交易單位只是「一股」。以上星期五阿里巴巴收報一百六十七美元計,入場費低至一千三百○六港元。不過如果阿里不拆股,以一手一百股計,來港上市一手入場費最少要十三萬元左右,等於「趕絕」大部分股民。
若然阿里成功一拆八,每股股價會變成一百六十三港元,在港交所的入場門檻就會大減至一萬六千三百元,比現時騰訊一手入場費三萬五千五百元,平一半有多。
身為阿里巴巴股東之一的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說︰「拆細一定過到股東會,不過對我哋一直買開嘅人無乜影響。其實美股可以一股一股買,但唔拆細香港人唔會接受咁貴嘅一手入場費!如果一手阿里平過騰訊,一定可以吸引更多股民入場。」

阿里巴巴本周一在美國舉行股東大會,市場估計其拆細股份大計會通過,為下半年殺回香港抽水掃除障礙。
入場費平過騰訊
據黃國英分析,近日主要股東Altaba要沽清手上阿里持股,拖累股價受壓,造就股民在美國買貨時機。原來繼南非大股東Naspers變相減持騰訊後,Altaba亦因為宣布解散旗下基金,要出售手上近一成一阿里股份。「Altaba仍然揸住一億幾股,仲有一段日子會不停沽吓沽吓,㩒住阿里股價。趁Altaba壓住入市十分正路,尤其拆細後股價好大機會炒上。」
作為市值最大的兩隻中資科網股,騰訊估值一直比阿里巴巴高。以預測市盈率計,阿里只有二十四倍,平過騰訊的二十八倍。安里證券研究部董事湯麗鴻說︰「喺美國上市始終好多掣肘同官司。中國科技巨頭中,阿里嘅市盈率最低,相信來港上市可以提高番。」
事實上,去年中央開始收緊網絡遊戲監管,騰訊旗下網遊被批評「釋放負能量」、「陷害人生」,儼如罪大滔天,觸發市場對騰訊增長的憂慮,拖累股價由高位大冧。與此同時,阿里的業績則保持強勁。去年盈利按年增長三成七,加上美股勢如破竹,帶挈股價今年跑贏騰訊。就算中美爆發貿易戰,年內升幅仍然超過兩成。
當中在美國大炒的「雲計算」(cloud)概念,已成為阿里增長最勁的業務,超越耳熟能詳的天貓商城和淘寶網。市場估計,整個雲計算市場到二○二一年將會翻倍。首席執行官張勇已表明,「阿里雲」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下一階段是要將流浪在海外市場上市的中國本土企業如阿里巴巴及百度帶回國內。
押注雲計算谷增長
雲業務是一個統稱,簡言之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各種服務。阿里早於○九年已發展內部雲,翌年推出市場。死對頭騰訊則較遲發展,一三年才正式推出雲服務。單是最近一季,阿里的雲計算業務收入按年大升七成六,騰訊包括雲業務在內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同期增長只有四成四。
現時「阿里雲」的客戶包括過半A股上市公司。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以基礎設施服務(IaaS))和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服務(IUS)計,阿里雲是亞太區最大的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阿里未來最值錢係『雲』,做得比較好,屬於頭三名,騰訊就五大不入。所以阿里返香港上市,點都會吸引部分資金由騰訊過檔。」黃國英說。
據業內人士估計,阿里巴巴的最終目標是打入國際市場,挑戰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主要對手。不過這亦是炒作阿里的風險之一。現時中美大打科技戰,難保阿里何時會被特朗普狙擊。華為和中興(0763)的處境,無疑前車可鑑。
中環資產投資管理基金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說,中美貿易戰是「最簡單一環」,最好可以草草收場。但如今已轉至科技戰,接着可能是金融戰。「阿里回歸就係因為驚打金融戰。美國嘅中概股好驚被人制裁同凍結,所以先返香港上市,當然中國歡迎佢哋回歸。」
其實港股近日打了懵仔針表現呆滯,而阿里手上有二百九十億美元現金,一年的經營現金流亦超過二百二十億,根本「唔等錢使」。「阿里明明現金流好好,點解要集資?會唔會代表好多內地企業好擔心未來有一個寒冬?中美貿易戰下,會唔會自願或『被』自願去參加科技戰,因此要投入好多資金?阿里好明顯要積穀防饑。」譚新強說。
而另一風險,是創辦人馬雲即將退休。今年五十五歲的他,將於九月十日卸任,由四十六歲的張勇接棒,自己會保留長期合夥人身份。坊間一直有人揣測美國會加強對付中國民企,馬雲因而不想步華為後塵。根據去年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他已經放棄阿里巴巴核心法律個體(VIE)的所有權,由五個神秘人接手。

啤酒股王百威亞太上市臨門「撻Q」,影響新股氣氛,令馬雲的抽水計劃出現暗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