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社區中的傈僳族
「村內百多户居民因政府要收地建路,四年前便搬到山下來。除了老一輩仍堅持每天上山種田,居民都留下經營商舖和民宿。」村長邊說邊帶我們走進這個位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社區。區內幾條街道都以密集三、四層的排屋羣所組成,房屋多是樓下商舖、樓上住人。八成商舖售賣建築材料,但附近根本沒有甚麼大型基建或旅遊景點。
我們走進這些現代化的房屋,雖有電力但光線不足,樓梯又窄又深,行動不便的老人只能住在昏暗的地下樓層。房子的天台又是另一番景象。很多居民都在天台種菜、植花、養雞鵝鴨、建四方形終年生火的火塘,甚或潛建多一至兩層自住。我探訪的那家更在天台放着困在鐵籠裏的野生山雞和養了兩頭五、六百斤的大肥豬。
我們在用作鬥雞的鐵籠旁坐下,一羣蜜蜂圍着我們不停地轉,原來是隔鄰養了四、五群蜜蜂。戶主替我們倒茶,在小桌上放了數碟生蜂蛹和油炸打屁蟲。他對年輕吃素的盧同學說:「有沒有吃過這『天上人參』?蜂蛹都是未長大的蜂,純天然、高蛋白,比魚肝油起碼高十多倍營養和維生素!而這碟打屁蟲,以前我們在河邊即拾即吃,很鮮味的,嚐一嚐!」正當我看那些蠕動中的「天上人參」,那困在鬥雞鐵籠內、體型巨大的公雞猛然衝擊在我身旁的鐵籠,想朝桌上的蟲撲去。
於是我拉着同學的手說:「謝謝!我發覺把手機留在剛才家訪的地方,要去找。」便順勢逃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