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擇偶標準
「你喜歡哪類型的男生?」這條長青的問題,相信要問到我結婚的一刻。
為什麼相信緣份和命運,皆因當你遇到一個你認為都合乎自己的擇偶條件,卻沒有怦然心跳的感覺,徒然也。
發覺人愈大,愈難愛上另一個人。無它,在這世界存活久了,大概確立自己的個人習性類別,把擇偶範圍大大收窄,不像小時候懵懵懂懂的跟隨對方的人生。選擇對象最好在同一路上,互相進步,才是我嚮往的。
我會把擇偶條件分為—理性擇偶條件和感性擇偶條件兩大類。
一、理性擇偶條件
非十八廿二的女生,大概都受過了情傷,厭倦了離離合合,想找一個可付托終身的結婚對象。理性地,先會想到對方的生活飲食習慣。
假如對方是有煙酒習慣,加上喜歡夜生活,不吃蔬果不喝水,也不做運動……哪怕他有多懂得照顧你,卻不會照顧自己,對方大則百病叢生,小則口氣便秘,和他一起廝守半生,可以嗎?
再想到下一代,這樣的身體和基因到底都會比較遜色,理性思考一下都會敬謝不敏。
二、 感性擇偶條件
這類型來得比較簡單,合眼緣的,聊得來的,不會計較彼此條件,順從自己感覺。也有些是純粹沒多作考慮,抱著有人陪的心態或者是覺得trial and error也無不可。雖然感情的確不是靠計算,考慮再多也未必有用,但隨隨便便面對感情對對方是一種不尊重,最終不是輸了自己就是傷了別人。
曾經看過有研究人員展示各種不知名照片給受訪者,讓對方來判別喜惡。原來那些照片都是細菌在顯微鏡下放大數百倍後的照片,某些是對人體有益的,有些則是有害。而結果是大部份人都能單從喜惡判別出益菌。
或許憑直覺來擇偶也並無不可呢。
感情從來都是苦惱的,卻也是生活的喜樂泉源。哪怕如何去擇偶,都需要認真去經營,千萬不要迷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