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過敏VS食物不耐 大不同
有時候進食後感到不適,我們會懷疑是食物過敏,但到底何謂食物過敏呢?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的病因和徵狀有何分別?今期營養師為我們詳述兩者的不同之處,以及講解測試食物過敏及不耐的各種方法。

食物不耐症俗稱為「受不了」,最常見的是乳糖不耐症。

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 陳勁芝
食物過敏 免疫反應
進食後不舒服,可以統稱為不良食物反應(Adverse food reaction),而不良食物反應可分為兩大種,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不良食物反應主要以是否與免疫系統有關來作分別,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包括食物過敏症、乳糜瀉等等,過敏之下更亦可分為是否與免疫球蛋白E(IgE)有關。簡單而言,醫學上的食物過敏是與免疫系統有關。食物過敏症是由於免疫系統錯誤地認為某些食物對身體有害,從而作出攻擊,產生身體的各種反應,我們可理解為『打錯仗』。
食物過敏必定有一個致敏原,而致敏原必須是蛋白質的某一部分,例如牛奶、雞蛋、魚的蛋白質。換言之糖、油、鹽等其他成分引起的不良食物反應皆不能稱為食物過敏。食物過敏是由於免疫系統發動攻擊,通常很快便有不良反應出現,一般是進食後兩小時以內,而且每次接觸致敏原都會出現過敏症狀。」

食物過敏的致敏原必定是蛋白質的某一部分,例如雞蛋的蛋白質。
食物不耐 原因眾多
陳勁芝解釋進食引起不良反應但不是免疫系統發動攻擊,大多可稱為食物不耐症,即是俗語所說的「受不了」,她說:「不耐症可以由任何食物引起而不限於蛋白質,亦有機會是不良的消化、吸收、或代謝的過程所引起。以較常見的乳糖不耐症為例,因為患者體內沒有足夠消化乳糖的酵素,令乳糖未能充分消化,從而影響腸道不斷分泌水分,形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亦有部分的不耐症狀是吸收食物後才出現,如吃味精後會頭痛,是代謝食物時影響到神經系統,但重點不是免疫系統攻擊。
再者,食物不耐症的患者有機會是進食過量才會有不良反應,例如乳糖不耐症患者飲一杯牛奶會肚瀉,但卻能夠飲奶茶、吃菠蘿包、甚至是吃雪糕。不耐的症狀出現有可能相隔甚久,由四小時到一兩天都有機會,因為食物進入腸道開始消化後才有不耐反應出現,亦會有累積性的情況出現。」

部分人不能喝牛奶卻可以飲奶茶、吃菠蘿包和雪糕,原因是牛奶含量較少,不致於產生不耐症狀。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