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潑水節 阿昌族
「村民希望可以跟你們一起慶祝阿昌族的新年,準備了一點『潑水節』常吃的小食!」完成入戶調查後,村長帶我們三人小隊到村中臨時搭建的小廣場。當天潮濕悶熱、室外溫度高達三十五度,但無損村民慶祝潑水節的熱情。廣場播放着民族音樂,一眾村民唱歌跳舞,小孩拿着水槍互相追逐,蒼蠅在宴桌之間盤旋。
「請坐!我們是用手直接拿來吃的,試一下!」我們跟村長蹲在地上的小櫈,只見枱上放着豆豉米線、肉汁醬料、生菜、白酒和汽水。細看之下,發現醬料是用生豬肉碎、內臟、辣椒和酸醋所製;更驚覺滿佈在白色米線上的「豆豉」原來是蒼蠅,當我們用手拿起米線時,這些「黑豆豉」便飛開。
正當村長準備舉杯暢飲時,小蘇跟第二小隊走回來,只見她整個人濕得像從水中出來似的。「我們的車剛入村,民眾便從四方八面把汽車包圍,司機更停車打開門鎖,任由途人興奮地拍打車輛,向我們灑水噴槍!」她解釋。
事實上,我們入村時都見婦女們捧著不同顏色、載滿水的膠筒,小孩拿着重型玩具手動水槍向車輛狂噴,更有人嘗試拉開車門,幸好全都鎖上。正當我們想問候緊隨小蘇身後、全身濕透的翁老師時,突然有數名村民走到我們身後,把手拿的水都淋倒到我們頭上!
「這是村民對你們的祝福!」村長見狀哈哈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