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薯苗上得大枱


這一年來的確胖了一點,最惱人的是胖在腰間,無所遁形!於是一再提醒自己,舉凡參加飯局,嚴格奉行每道菜只吃一點的戒律,試過味道便算了,絕不可添食。一位飲食界前輩見我如此約束自己,便提點我平日應多做運動,便食幾多都無問題。前輩並且教我常吃番薯苗,說十分有益健康,他認為尤其是男人,特別是喜歡吃東西的男人,三十歲之後容易有心血管病,吃番薯苗有減低患病的機率。我苦笑問:「我現在才開始吃,會不會太遲?」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已經知道和吃過番薯苗。當時民進黨的陳水扁打破國民黨壟斷的局面,選舉大勝成為台灣總統,當時得令,他的經歷和過去的生活,自然被媒體挖得一清二楚,有報道便指陳水扁愛吃番薯苗。這也算是新聞?絕對是,是一項令陳水扁更貼近民眾的形象工程,試想如果報道說被捧為「台灣之子」的阿扁愛吃鮑參翅肚,豈不是反高潮?
須知番薯本來是賤物,無飯吃的貧脊地區,番薯是主糧之一,而華南和華東土壤肥沃之地,番薯苗長期以來主要用來餵豬,只有窮等人家才拿來做菜,貴為總統原來愛吃這東西,貧下中農聽了,怎不流淚!阿扁一登龍門,番薯苗瞬即走紅,阿扁宴請外賓,有時也搬出番薯苗做菜。當然,那時沒有人會想到十多年後,陳水扁一家被揭出極度貪婪的醜事,未知正身陷囹圄的前總統,會不會被餵番薯苗?
說回當年番薯苗登大雅之堂後,事有湊巧,那時在北角道便新開了一家食店,打正招牌叫「番薯苗」,我這等貪威識食之徒,不會甘於人後,第一時間走去吃一碟腐乳炒番薯苗,試試阿扁的口味。所謂番薯苗,是番薯長出的枝葉,愈接近根部的枝葉愈韌,咀嚼非常費勁,所以取其較嫩的部分當菜炒。
一種東西要紅得長久,得有更多故事撐場,於是有很多關於番薯苗的冷知識出籠,諸如說番薯苗有維生素A、B1、B6、C,還有豐富的鉀、鎂、鈣及大量纖維,有抗氧化活性功能,對防治心血管病有絕佳功效云云……我思疑那位飲食界前輩就是聽到這些訊息入晒腦。
論味道和口感,番薯苗跟莧菜十分相似,莧菜也屬價廉粗賤的菜,尤其是馬屎莧,低下階層的家庭拿來滾菜湯之後撈起,落熟油豉油便當多一道菜送飯。番薯苗似莧菜,畢竟有類似的出身和地位,毋須奇怪。我小時候吃慣莧菜,對蒜茸或椒絲炒的番薯苗自然受落。
現在北角的食店生意不俗,還被日本的食探發掘出來,登載在東瀛報章的一角,炒番薯苗仍是這店的招牌菜。還是那句,食物不分貴賤,也不必計較健不健康,好味就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