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坑上的打雀耆英會
「不好意思,剛才聽不到拍門聲!請進來!」百多公斤的金大叔咬着香煙,拿着鑊鏟來開門。冬天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走動,又累又冷。走到金大叔的門外,戶內轉來麻雀玩樂聲音,拍門良久後才有人來應門。
朝鮮屋矮空間小,室內溫暖空氣卻不流通,吸煙、煮食及酒的氣味濃烈不散。人們習慣席地而坐,房子地下都藏深坑,坑內的火道和燒飯的灶相連,燒飯、取暖一舉兩得。
「老師好!」四位坐在大廳中央「火炕」的中年胖圓女士七嘴八舌地叫着。她們圍着麻雀枱盤膝而坐,身旁有很多空啤酒瓶和零食如米腸、泡菜,跟那幾條掛在窗邊、形態纖幼極像「嫦娥奔月」的人參相映成趣!據金大叔解釋,村內婦女嗜酒。每次都不分晝夜地喝完配給份量才離開。這次各人都被配了三十六支五百毫升啤酒,雖已過了一天,但應還要兩天才能完成今次打雀耆英會。
金大叔熱情地拿着熱茶,剛炒好的花生和一碟像榛子但更似蟑螂的小食。他看到小麥凝視着小食道:「嚐一下,這是燒蠶蛹,高蛋白質,配酒很好吃。」
「這幾年少了水災,年輕人都出外打工,生活改善了。但村內只剩老人,不再飼養牲口和種田,種玉米都只是為了取其芯作燃料。生活沒太多目標。我跟她這兩年都長了五公斤!我們去掘人參,既是運動娛樂又能賺點錢。」每天都抽兩包香煙的金大叔笑着一邊大力地抽一邊指着金大媽搖頭道。於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過量煙酒,預防長期病患,便成了這社區健康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