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江上游的「獨孤求敗」
「老師,看!原來可惡的『獨孤求敗』還活著!」已是專科醫生的美心指着岸上叫到!這次已是美心第四次跟我到這條位於金沙江上遊的傣族村。
八年前春天,第一次走訪這條災後小村,除了目睹所有泥房都被六點三級地震所破壞,潮濕的空氣還瀰漫著牛糞及豬隻的氣味。村落的衞生情況極不理想,人畜沒有分隔,水源人畜共用,蒼蠅、牲口糞便隨處可見。百分之六十的居民聲稱有恆常的腸胃病,而五歳以下小孩災後每月平均腹瀉更高達85%。
那時全村最乾淨的地方竟是一個雞舍,內住一隻火雞。火雞本不是當地土生家禽,據說是傣族居民因熱愛鬥雞活動,出外打工後帶回來。而這隻被我們戲稱為『獨孤求敗』的火雞, 因贏遍整個地區,得到比人更優秀的生活條件,有專用飲水盆,也有竹棚分開飼養,還有一面坐地鏡子,戶主說是讓獨居的火雞可以有自己的倒影陪伴!
三個月後的初夏,我再帶同三十多名學生回訪。其中一個活動是以飼養火雞作例子,推廣「人禽分隔對人類健康、公共衞生的好處」。同學們得到主人同意,把『獨狐求敗』帶到活動中「站台」。那次活動得到全村居民熱烈參與,我相信有部份是為了一睹深居簡出的『獨孤』風采而來!『獨狐』不知為何,一見當時還是醫學生的美心,便積極地展示身上的黑彩羽毛,又踢腿伸爪!把可憐的美心追到河邊,令她跌進河裡,弄得全身盡濕!
今次回訪,村內衞生條件已大大改善,隨處還能找到當年所派發的救援袋和活動海報。而當我們到達村小組岸邊,美心回頭,竟見有一羣『獨狐求敗』向我們跑過來!她腳站不穩,拋下一句『天啊!為什麼有那麼多隻!』便跣倒進河裡去。船夫笑道:「這些年,因為養火雞是身份象徵,村民都紛紛在家飼養起來!就是這裡,也養了起碼二三十隻!」